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拥有着数千年的制盐历史,但是随着工业制盐的发展等原因,古镇如今面临着“人走镇荒”的尴尬处境。为探寻巫溪盐文化的发展历史,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费用·筑梦夏乡”志愿服务队特地来到了巫溪县宁厂古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志愿者们来到古镇,映入眼帘的只剩下成群的危楼房、部分保留下来的制盐场地遗迹。曾经有几万人生活的地方现如今也只剩下十几个人。志愿者们随机采访了居住在当地的村民们,他们向志愿者介绍了巫溪盐的起源史。曾经大火的制盐业沟通着湖北、四川和重庆三地,孕育了古镇深厚的盐文化底蕴。近十几年来,当地的盐业基本已经衰败没落,制盐技艺等传统民俗文化亦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顺着小路再往下走,志愿者们来到了一栋十分“新”的建筑,该建筑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走进去后,志愿者们经打听得知该建筑是从前人们看戏剧的地方,这几年重庆市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宁厂古镇和巫溪盐文化的发展,将主要致力于对当地标志性建筑、盐场等地区的样貌修缮复原,助力当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巫溪盐文化走出去。
过去,宁厂古镇是产盐、出盐的重要场所,人们大多以此营生;如今,由于当地制盐的逐渐衰败,人口大量外流,出现了人去楼空的情景;未来,将结合现实情况、立足当地充满意蕴的盐文化发展相关文旅产业,助力宁厂古镇、巫溪盐业的振兴。期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此次的宁厂古镇之行调研活动能够为后续古镇的相关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推动当地盐文化真正“走出去”。
记者:蒋海涛
摄影:王熠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2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对外展示自己很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窗口,正大门口是焦裕禄同志的全身雕像,他那辉煌的气势,坚毅的眼神,对他所带领下的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的肯定。走进文化交流中……
孙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与扣人心弦的答辩之后,我们冲出重围顺利组队成功,虽然我们不是重点队伍,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的计划不好,我们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无奈败下阵来,但是我……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关于兰考危害的大量第一手……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来到兰考我们知道了焦书记通过种植泡桐来改善兰考土壤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兰考的历史,更多地了解焦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焦桐树下,听焦书记在……
李云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裕禄曾说过的话,使我们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内涝频发,无论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感到命途多舛,作为兰考县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吧。但就是他,焦裕禄,他不相信,立誓除三害。 焦裕禄的到来,可……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爽的天气带着一丝丝明媚的阳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园了解焦书记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体会焦书记在兰考付出的心血。 一座焦裕禄的铜质头像带……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50年前的兰考,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孰能想到2001年起,张庄村还是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960多人,2014年还有754人没有脱贫,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