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寄情针线上,寓意布贴中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为深入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走进阳新文化馆,开展学习制作阳新布贴的实践活动,探寻这一古老技艺的奥秘与魅力。

2024年7月13日,清晨的阳光洒在阳新文化馆的建筑上,“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敬仰与期待,踏入了这座文化殿堂,开启了学习阳新布贴制作的实践之旅。

阳新布贴是阳新县民间传统实用工艺美术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以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动植物等为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在文化馆的工作室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阳新布贴作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工艺精湛,让队员们眼前一亮,瞬间被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负责此次教学指导的是阳新布贴的资深艺人李师傅。李师傅首先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他讲道,阳新布贴起源于明清时期,最初是妇女们为了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而创作的民间艺术品,经过数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阳新布贴以其独特的剪、贴、绣等工艺手法,将不同颜色、质地的布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随后,李师傅开始向队员们示范阳新布贴的制作过程。他先挑选出一块深蓝色的布料作为底布,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图案,从五颜六色的布料中剪出各种形状的部件,如花朵、叶片、小鸟等。在剪布的过程中,李师傅特别强调了线条的流畅性和形状的准确性,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精心剪裁,才能保证最终作品的质量。接着,李师傅将剪好的部件用浆糊粘贴在底布上,粘贴的顺序和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根据图案的构图和层次进行合理安排。在粘贴完成后,李师傅拿起针线,对粘贴好的部件进行缝绣加固,使布贴更加牢固耐用。他熟练地运用各种针法,如平针、回针、锁针等,将部件与底布紧密地缝合在一起,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深厚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底蕴。

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观看李师傅的示范,不时地记录着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李师傅示范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他们有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发挥创意设计新的图案,然后按照李师傅的指导,认真地剪裁、粘贴、缝绣。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布料剪裁不整齐、浆糊涂抹不均匀、缝绣针法不熟练等。但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和放弃,而是积极向李师傅请教,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制作方法。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队员们的作品逐渐成型。有的队员制作了一幅精美的花朵图案布贴,有的队员制作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布贴,还有的队员制作了一个富有传统韵味的戏曲人物布贴。虽然这些作品与专业的阳新布贴作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他们对阳新布贴这一非遗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阳新布贴制作的不易和艰辛。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和处理。同时,队员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阳新布贴这一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阳新布贴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承载着阳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阳新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不仅学到了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宣传和推广阳新布贴等优秀的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阳新文化馆的负责人对“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像“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一样,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夕阳西下,“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的队员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满满的收获离开了阳新文化馆。这次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对于队员们来说,却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他们将带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责任,继续前行,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1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举行新同学见面会

【2016级本】工商管理类1班举行新同学见面会3月15日,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在兴隆山校区为转专业同学举办见面会。见面会由班长姜梦奇和团支书陈雅欣主持,工商管理类1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 葛洁丽 山东大学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查看全文 >>

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班委会举行

【2016级本】工商管理类1班班委会召开3月14日,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班委工作会议在兴隆山校区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了上学期班委工作情况,并安排了接下来的团支部升级答辩工作。 首先,在班长…… 杜文璇 山东大学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查看全文 >>

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举行新学期第一次班会

【2016级本】工商管理类1班举行新学期第一次班会 3月13日,晚上8点40分,2016级工商管理类专 …… 葛洁丽 山东大学2016级工商管理类1班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最新发布

深入长庆研发中心,共筑能源强国梦
在炎炎夏日的7月,西南石油大学“石破天惊,油我开启”实践队怀揣着对能源事业的无限憧憬与热情,踏上了前往长庆研发中心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引领石油学子…
探寻阳新布贴奥秘,传承非遗文化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走进阳新文化馆,开启了学习制作阳新布贴的实践…
以特色产业妙笔,绘乡村振兴之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更多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独特通道,做好乡村特色产业链的规划和发展是推动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2024年7月8号湖北第二师…
纸艺生辉,词海竞技
7月10日下午,沐阳突击队分别开展了手工课和单词飞花令课。沐阳突击队旨在通过这次课程,提升同学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并且在游戏中巩固已学英语单词。同时,让小朋友们能够在玩中学,在玩中实现进一步全面发展…
暑期“三下乡”|湖南工程学院:巧手童心,与“泥”相遇
(通讯员苏锦英余青杨洁)为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促进文化血脉的延续,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7月12日,湖南工程学院“情暖童心资助政策下乡行”暑期实践团带领锦石乡中心小学的…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宣讲团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7月1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宣讲团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成员为程书尧、刘子涵和周嘉昊三人,活动开展地点为常州三杰纪念馆以及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运粮河东路701号。本次…
“强化党建引领,筑梦幸福河湖”——幸福河湖党建主题公园参观活动
将幸福河湖工程与党建引领结合起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服务载体等措施,不仅能推动河湖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还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
三下乡“希望家园”开班活动
微尘出行志愿团队“希望家园”开班仪式成功举办近日,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朱店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成功举办了2024年暑期“希望家园”开班仪式。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
体育促健康,音乐伴成长
体育促健康,音乐伴成长在炎炎夏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雅塘镇第二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沐阳突击队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和音乐课,为乡村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暑期爱心课堂,传递温暖与欢乐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1日电(通讯员杨源祥)为了践行二十大精神,身正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前往杜湖社区开展暑期爱心课堂开班仪式,邀请小朋友同队员一起进行自我介绍和热场游戏。之后的辅导课,志愿者们耐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