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层层叠映。百年传承,愈于馆中。
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着别致的砖块儿马路,眼前仿佛晃过百年来鄂州这座城市的记忆,勤劳智慧的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进入博物馆大门,便是恢宏大气的一楼展厅。走进大厅,明明是人流涌动,墙壁上雕刻的“孙吴”二字却在无形中为这里施加了一份静谧与庄重,无言中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庄严而又不感到压抑,像是身旁有老者用和蔼的声线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根与源、兴与盛。展柜里陈列的文物、展示墙上挂着的一个个写满典故的牌子,无一不是在告诉参观者:这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新中国成立至今,高楼林立,街道车水马龙取代过往的寥寥马匹,第一代建设者早已没了身影,也许只有在这儿,才能深刻体会百年来的发展的足迹。
一进入民俗馆,我的目光就被那些精美的雕花剪纸作品所吸引。它们或挂于墙上,或置于展柜之中,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情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感叹于鄂州雕花剪纸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在民俗馆中,我进一步详细的解了鄂州雕花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据曹小琴老师的介绍,鄂州雕花剪纸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技艺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鄂州雕花剪纸也是全国最早的剪纸工会。承袭了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匠心的打磨与传承,它以精巧的图案、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寓意而扬名,是鄂州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曹小琴老师介绍到,在制作工艺方面,鄂州雕花剪纸的独特之处是采用了“刻纸”与“剪纸”相结合的方式。艺人们首先会在纸上设计出精美的图案,然后用特制的刀具进行雕刻。雕刻时,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因为每一刀都关系到作品的成败。这份坚守的初心,正如剪纸这门技艺本身,从百姓的生活中来,带着那份最原始的美好祝愿横跨历史的长河,抵抗时间的磨损,一点一滴积累成一个
地域的文化,成为人类历史的的瑰宝。
图为曹小琴老师为队员讲解雕花剪纸工艺。 通讯员 袁晨熙 摄
顺着昏黄的灯光一路缓缓前进,眼前所见不再只是博物馆中陈列的作品,耳边环绕着温和而细致的讲解声,思绪逐渐沉迷,我想象这百年前,幻想着这传承百年的剪纸起源,那是在一处农家,男子在外耕种以保障家中温饱,女子想要帮忙,却可怜气力不足,只得将这份思绪寄予祝福,承载于衣物的刺绣之上。画中有故事,心中有期许。万千女子的祝福共同铸造了这门制作精细又饱含情感的技艺,那份最单纯真切的祝愿化作剪纸技艺的情感基调,长久的延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也许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连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其收藏的藏品所承载的历史,早已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守护,剪纸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上至博物馆,下至孩童的手工游戏,这门美丽的技艺从百姓中来,历经百年流光,也回到了百姓家。
图为曹小琴老师讲解剪纸在百姓生活中的运用。通讯员 袁晨熙摄
雕纸成花,镂刻繁华。刻刀在纸上翩跹起舞,线条婉转,刻痕细腻,雕刻出对家人的祝福,雕刻出一片地域的风俗。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刻好每一笔,让古老的技艺继续传承和发扬,让剪纸诞生之初那份祝福与寄语,长久的留存在历史中。
寸天厘地,雕刻万象。担己之任,守护非遗。(通讯员 袁晨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1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