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支教薪火,情满多彩丹寨
支教,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播撒希望的知识,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字技术构建七彩校园,非遗魅力灌溉民族之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黄鹏飞的带领下赴贵州丹寨开展了实践活动,开展多元教学,深入留守家庭,学习支教精神。
厚德笃学促支教教学“乡”长
(实践团成员正在授课)
在贵州省丹寨县长青二小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贵州省丹寨县“数字技术构建七彩校园,非遗魅力灌溉民族之花”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公开课,团队联系了当地教师,采访了当地不同的任课老师和学校负责人,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整体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教育需求,在为期两天的公开授课中设计了四门特色课外课程:“瑞金精神,励志前行”,VR体验红色教育课程;“几何映辉,生活中的数理”,视觉艺术类美育课程,“趣味实验,科学走入生活”,互动类科普教育课程 ;“文字生光,穷尽诗词之美”,科技赋能型文化体验课程。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帮助了同学们发现自身的兴趣的同时,也令我们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意义。
崇实尚新守初心薪火“乡”传
(实践团成员与学校校长与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合影)
作为安徽省积极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先进参与者,合肥工业大学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九年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丹寨当地的教育事业。7月七日至七月10日间,实践团队奔赴贵州省丹寨县长青二小学与金钟小学。在校长们的热情接待与切实帮助下,实践团成员开展了对于研究生支教团的深入访谈。9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遵循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践行着“厚德 笃学 崇实 尚新”的光荣校训,始终奉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支教团成员在不同的时间,践行着同样的事业;虽是不同的人物,却有着同样的心怀。我们在深入感受丹寨当地教育情况,深入了解一线工作者感受,深入与研支团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勘察到了支教工作对于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的意义,感受到了坚守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工作者们的光辉与坚毅,增长了参与支教工作的决心与接好支教接力棒的勇气
千思万虑助家校“乡”联
(实践团队成员组织校内活动影像与进行家庭访问的影像)
较为平庸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导致了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进而间接导致了丹寨当地的留守儿童数量在总儿童数量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这意味着极高的住宿率和极多的校内时间,为了为丰富当地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释放内心情感,实践团队在贵州省丹寨县金钟小学开展了“多彩美食节”、“礼物派对”等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带去了欢声笑语。随后,实践团队前往同一地区的长青第二小学开展了包括自制纸飞机等在内的许多团辅活动,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拓展校园生活。实践团的工作不止深入校内,同样延展到了校外。同期,实践团成员也着手于留守儿童们的家庭访问。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同学们的价值观塑造,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等等方面切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摇篮,支教的“教”是教学的“教”,它意味着我们要传道授业,孜孜不倦;支教的“教”更是“教育”的“教”,它意味着我们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我们构成家庭与校园间的纽带。支教,让阳光洒向祖国大地,照亮每一颗童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0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