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子赴信阳市:承红色基因,铸精神魂魄
中国青年网信阳7月3日电(通讯员 张旭 刘财源 王晓磊)2024年7月3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烛火微光”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信阳市鄂豫皖革命博物馆开展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主旨在于回顾革命历史,铭记革命烈士,培养思想品格,充实精神。学习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烛火微光“实践团队到达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之前,团队成员首先通过会议明确了本次实践目标——“发扬红色精神,逐梦成功人生”,并确定了实践大致流程。在会议中,实践队员互相沟通,积极探讨,踊跃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切实做到了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实地实践之前,实践队员首先通过推文,短视频等途径了解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红色历史,为实地考察做了充分的准备。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历史背景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紧密相连。1925年秋,中国共产党开始在鄂豫皖地区活动,由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在黄安(今红安)和麻城宋埠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此后,该地区的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推动了工农运动,点燃了革命斗争的火焰。到了1930年,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这个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图为“烛火微光“社会实践团队学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分布图。 中国区青年网通讯员 陈云 摄
参观根据地纪念馆,缅怀先烈丰功伟绩
了解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分布,团队成员进入纪念馆园区。首先进入馆内,最为震撼就是它的墙面浮雕,上百位将军雕像,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地图和30万烈士英名为其浮雕内容,警醒着观者铭记历史,缅怀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实践团队从馆内第一部分开始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气息。它的名字——“大别风雷,星火燎原”令在场的每一个实践队员都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在馆内,队员上下楼梯,兜兜转转,无不在感叹往昔的岁月,先烈的英勇。关于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历史,青年大学生应该多加了解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更加切身领悟到艰苦奋斗时期的精神凝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烛火微光“社会实践团团员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中国区青年网通讯员 崔坤 摄
继承革命精神,宣扬英雄事迹
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后,实践团队向一同参观的小朋友们讲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演讲过程中,团队成员事必躬亲,积极回答小朋友们的问题,同时,团队还增添了提问环节,有人问红色文化是什么,有人问为什么要祭奠这些牺牲的先烈。同时,实践团队队员还问了小朋友为什么要到烈士陵园来,令人惊讶的是基本上所有的小朋友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先辈,并向他们致敬。这都要归功于当地浓厚的红色气息和长辈的言传身教。演讲时间不长,但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工农运动,有麻城起义,有董必武的足迹,有沈泽民的身影……经过一天的实践调研与学习,“烛火微光“实践团队员们清楚地学习大别山精神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事迹,学习先烈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红色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烛火微光“实践团队用行动诠释大学生对红色足迹的追寻,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永远在路上!
初心使命抗在肩,英雄精神代代传
“红色故地重游,感悟革命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照片或许会泛黄,旧址或许印记不在,记忆或许已经褪色,但那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余音绕梁,空谷传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认真回顾走过路,不忘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路。参观学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爱国将士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图为“烛火微光“实践团队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中国区青年网通讯员 杨再腾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9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