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技筑梦,爱暖童心“——岭南师院心语桥突击队携手青少年宫共筑军休所科普乐园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心语桥突击队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重视与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全面要求,达到提升留守流动儿童科学素养、激发科技兴趣的目的,于2024年7月9日星期二上午9:00,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语桥”突击队协同湛江市青少年宫科技志愿服务队一起走进湛江市赤坎军休所,为那里的留守流动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从利用气压差制作花洒,到利用伯努利原理制作塑料火箭,再到无人机展示与试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课堂现场(揭思娴 摄)

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湛江市赤坎区军休所里洋溢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带着好奇和期待的眼神,围坐在一间装饰得五彩斑斓的教室里。他们即将迎来一场由湛江市青少年宫科技志愿服务队精心准备的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孩子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走进课室。老师们不仅带来了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器材,还带来了满满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准备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

课堂讲解(杨锦浩 摄)

课程的第一部分是利用气压差制作花洒。老师们先向孩子们解释了气压差的基本原理,指导他们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一个能够喷出细腻水雾的花洒。孩子们兴奋地动手操作,心语桥突击队志愿者们在一旁为孩子们提供帮助。不一会儿,一个个自制的花洒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当他们看到自己制作的花洒喷出水雾时,脸上都露出了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花洒制作(揭思娴 摄)

紧接着是利用伯努利原理制作塑料火箭的环节。老师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理解了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并指导他们用长条塑料袋制作一个能够“发射”的火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制作,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火箭在空中飞翔,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无人机展示与试玩。老师们带来了一架精致的无人机,并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操控它进行飞行。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紧盯着那架在空中灵活翻飞的无人机,眼中闪烁着对科技的无限向往。在老师们的指导和队员们的帮助下,部分孩子有机会试玩无人机,体验了一把操控飞行的乐趣。

无人机试玩(揭思娴 摄)

整堂科普教育课气氛活泼,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也表示,这次课堂达到了他们的教学预期,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教育课,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知识的热情。”一位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潜力,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和鼓励。”

采访进行(李敏仪 摄)

这次科普教育课不仅为军休所的留守儿童带来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科技世界的大门,心语桥突击队也会继续为军休所的孩子们继续探索知识的海洋世界,培养兴趣。未来,湛江市青少年宫科技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传播科学知识、激发探索热情”的宗旨,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科技的光芒和希望。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技之星。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科技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茁壮成长。

实践现场(杨锦浩 摄)

今天的科普教育课虽然结束了,但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科技种子却刚刚开始萌芽。这堂课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和梦想的点燃。心语桥突击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曾经围坐在教室里,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渴望的孩子们中,一定会有人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去解开自然界的奥秘,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心语桥的期待,更是整个社会对这些小小探索者的殷切希望。心语桥突击队与大家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见证他们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撰文/揭思娴摄影/揭思娴 杨锦浩 李敏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97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滁州学院携手紫薇南社区开展“传国学经典,育儒雅少年”文化活动圆满完成

2020年8月18日下午,滁州学院携手紫薇南社区开展的“传国学经典,育儒雅少年”文化公益宣传活动于紫薇南社区活动室圆满完成。8月18日下午4点,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学生开展了以“传国学…… 朱乐言 安徽省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界融合,智创未来!第十五届三创赛决赛圆满落幕

4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赞助,至名集团运营总监王超、湖南贸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开,湖南科技大学电子商务“创…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开展学校第十三届“书香润理工·数智启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营造馥郁读书氛围,鼓…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

领航之声,逐梦同行——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听总书记的话·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为深入学…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最新发布

“今天,我们要一起制作的是醒狮面塑”魅力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面塑制作实践
在七月的炎炎夏日中,承载着对传统文化深切热爱的宁波财经学院“魅力传承”暑期实践团,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常州金坛市的旅程,目的地直指那古韵恬静的非遗集市。7月10日上午9点,实践团的成员们抵达了这片…
青春“乡”约正当时,筑梦路上展英姿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
青春“乡”约正当时,筑梦路上展英姿——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飞扬筑梦志愿行,扬帆起航向光明。为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在花石,不只有藕花万亩 ——新莲心实践团三下乡纪实
(指导老师:曾宇婷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李展宇翟林华)7月5日从三拱门下启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乡村振兴帮扶团于湘潭市花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原定的一周时间已经悄然…
静园,是安静的园子吗?
静园,是安静的园子吗?静园位于赤坎南兴街,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初,由临街建筑、中庭小花园和主建筑三部分组成。这里是第一任广州湾商会会长陈斯静的私宅,所以命名为“静园”。不过说得也没错,静…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七里营镇寻迹红色精神实…
青春“夏乡”行,“筑梦”再出发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
青春“夏乡”行,“筑梦”再出发——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盛夏七月,激扬青春。为全面落实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7月10日下午…
一师学子三下乡:两校联合开展特色课程,共筑学生健康成长防线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姜丽鑫)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与方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衡医梦…
携手筑梦,共促振兴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携手筑梦,共促振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
一师学子三下乡:牢记嘱托,守护青少年成长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谭炜姜丽鑫)“哇,原来这就是乳牙呀!”“洗手还有这么多讲究。”“保护眼睛太重要啦!”小朋友们欢快的声音此起彼伏。7月10日上午9时,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衡医梦绘星之队”来到花桥联…
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团队安全教育与思想建设会议召开
活动背景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和灵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校团委、学院团委对社会实践的工作指示,“心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