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过这段铁道路——游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有感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宋子乐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句老红歌爷爷在我小时候经常带着我走过老家旁的老火车道,唱给我听。在今年寒假,借助“学思践悟,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走访调查的契机,冒着风雪,我终于爬上临山,来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全面了解这段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

迈过层层的台阶,一座高大的纪念塔耸立眼前,这就是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顶端赫然屹立着持枪冲锋的游击队员形象。绵延向上的铁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段民族抗争的历史。

1938年3月17日,日军攻占临城(今薛城),随后进攻台儿庄。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座悠久的历史名城毁于一旦。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式,鲁南革命队伍应运而生,借助临城为中心的多支小型铁道,主动承担起护送首长、运送物资、炸铁路的革命任务,为敌后战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走进纪念馆,两行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怀中利剑,袖中匕首”“亦传亦奇,可歌可泣”,这是中央领导人对铁道游击队功绩极大的肯定。扒火车、打洋行、截军列、百里护送……我迈进大厅中央的老式蒸汽机火车模型,观看着两侧的气势恢宏的浮雕,仿佛回到了那个与铁道为伴的峥嵘革命岁月。

整个纪念馆分为六大板块,为参观者真实地还原展示了一个个英雄事迹。从铁道游击队初显身手,到护送干部和黄金的精彩故事,从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到沙沟受降书写新的历史,鲁南铁道游击队勇于亮剑、赤城报国的精神深入人心。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就越能感受到鲁南人民参与抗战的决心和毅力,以及铁道游击队不怕牺牲,英勇抗战的铁道精神。

思绪回转,我来到沙沟受降油画前。日本法西斯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残余在鲁南地区的日兵仍负隅顽抗,1945年11月至12月,鲁南铁道大队主动出击,迫使1000名日军在沙沟正式投降,这也是八路军唯一一次接受日军的投降。当年场景,历历在目,历史可鉴,震聋欲聩。这段鲜少有人知道的历史,如今正凝聚成一副生动的油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日军的指挥刀静静地架在展厅中心,好像在像人陈述,又像是在警醒国人,守卫和平,自立自强。

走出纪念馆,视野变得无比开阔,我的眼前一大片光亮的世界,内心五味杂陈。面对着耸立的纪念碑,塔顶的游击队员铜像只将背影留给我。向远处望去,他默默地俯视着整个薛城区,守望着由他们的英勇抗争换来的民族振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基因是中华历史最厚重的积淀。仰望着耸立于塔顶的游击队战士铸铜形象,不时有人跟我一样在此驻足。临山苍苍,丰碑巍巍。走过这段艰苦的铁道路,站在历史和未来交汇的起点,我相信作为新时代青年,赓续着红色的血脉,我们必将沿着无数先烈开辟下的路坚定地走的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设计成果提交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的探究及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现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中得出一些列李家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回访活动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了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方案能到得到实践,7月……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关于李家疃村规划设计方案成果提交

经过实践团队多日在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与探究,以及对李家疃村实际情况的思考,实践团队针对李家疃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各产业现状进行了多方面规划设计;从李家疃村建设中找出部分潜在……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设计方案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活动主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为切实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庄超),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规划设计工作

经过拜访专业老师得到一系列指导之后,实践团队继续开展实践课题工作。7月29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再次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建设规划工作

为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同时更好的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侯宪章),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展开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李家疃村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等现况。7月28日(通讯员侯宪章),在老师的告诫:“规划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的所需所求,但仅……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拜访指导老师

为更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8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师取得联系,进……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

安宁翼护实践团队赴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调研工作

山东大学安宁翼护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医护部护士长韩冰接待并主持了这次实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最新发布

热情冰雪季,服务新风尚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助力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湖南站冰
为响应国家“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号召,协助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开展,向外界展现“科大力量”,2024年3月9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热“雪”少年·“湘”当有爱湖南站冰雪活动(以下简称“冰雪…
活动报道丨扬雷锋精神,现巾帼风采——“迎三五”雷锋集市志愿活动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日伴随惊蛰天悄悄来临。雷锋,不止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座丰碑,感召一辈辈人不计小我、成就大我;激励了一代代人多行善举、不做恶行。思如锋,知进取,相伴同行,青春当属雷锋…
邵阳学院医学科普协会开展“雷锋志愿行”下乡科普活动
为了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推进“科普五进”行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水平,2024年3月5日,邵阳学院医学科普协会联合双清区爱莲社区卫生院一同前往爱莲…
化学学院2310团支部举办“砥砺前行向未来”三月主题团日活动
(通讯员温欣)随着两会的临近,为了让同学们走进两会,了解两会的基础知识和历史变迁,增加对时政的关心程度,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3月8日,2310团支部举办了“砥砺前行向未来——全国两会传递信心凝聚能量”…
传递雷锋精神,关爱聋哑儿童
传递雷锋精神,关爱聋哑儿童为在实践中学习与感悟雷锋精神,帮助聋哑儿童拓宽视野、学习知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月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路者实践中心及材控2201班、材控2204班、材器2202班联合山东科技…
大学生社区实践 | 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宋官屯街道 十二里庄社区开展“菌类生长藏营养 巧辨防范菌
3月9日下午,为激发青少年儿童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宋官屯街道十二里庄社区开展“菌类生长藏营养巧辨防范菌类毒”科普绘画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从生活中常见的蘑菇入手,利用丰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筑梦新时代,巾帼绽芳华”庆三八趣味运动会活动圆满成功
为丰富校园的文体生活,同时展现良好的风貌。当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湖南农业大学在东田径场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庆三八趣味运动会活动。经济学院的教职工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以热情欢快的精神面貌展现…
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雷锋文化宣讲活
为传递正能量,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同时激励大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积极为社会做贡献。3月9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长沙东沙社区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志愿者”…
探求真相全无畏 巧妙周旋警世人 ——《扬名立万》观后感
电影情节紧密,悬念十足,耐人寻味,疑点重重的凶手,步步紧逼的编剧记者,面冷心热的烂片导演,互相揭短后又重新联手的一众有志之士,让事件扑朔迷离后又耐人寻味,正是不断有人向黑恶势力发起反抗并揭露才…
崔东沟村村助携手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志愿活动:冬至生寒意,陪伴暖人心
冬至,本是家家户户围炉取暖、共享天伦的美好时节。然而,在乡村的深处,仍有许多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期盼着一份温暖与陪伴。2023年12月26日,一群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了崔东沟村,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