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乡村,隐藏着无数传统的手工业,村民们用双手和智慧,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曲阜师范大学“筑社强基,和归故里”社会实践团走进了徽王镇,探寻高粱杆手工业的魅力,感受村民们如何在新时代抓住机遇,焕发新的生机。
清晨实践队员来到徽王街,正赶上徽王街道大集,实践队员在这里与村民王师傅相遇,王师傅面前摆放着高粱杆制作的手工艺品,有笤帚,盖帘等等手工制品,当地并不把高粱杆制作的工艺品作为养家糊口的收入来源,据王师傅介绍到,当地农民只在田地边缘的小部分土地上种植高粱,很少大片种植高粱,将高粱杆手工只作为农闲时的作业,几年前徽王街有200多住户,几乎家家田边都有几杆高粱,以前像笤帚,盖帘和做面食用的大托盘都用高粱杆做,这样既可以省下钱又能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但是现在种植高粱的却所剩无几。
在集市上和王师傅交谈过后,王师傅带实践队员去了王师傅家。实践队员一进家门就看到了王师傅院边的高粱,王师傅说这是年关将近才把高粱拿出来做一些手工制品。这些高粱杆长短不一,其中靠近高粱穗的部分适合做笤帚。实践队员与王师傅一起学习整理这些高粱杆,队员们从分拣这些高粱杆开始做起,挑选高粱穗,要选择成熟后散穗的高粱糜子,去掉其中的籽粒,再去掉叶鞘及箭杆下面的节。将整个高粱杆的合适制作笤帚的部分剪下,做好了这一步后就可以正式编笤帚了。王师傅细心的教实践队员们去籽粒,这个过程很繁琐,队员们很慢的完成了几株后,王师傅拿出了一捆已经去过籽粒的高粱杆,继续教实践队员们制作笤帚的步骤。
制作笤帚时王师傅亲自给实践队员们示范。实践队员一步步的跟着王师傅的步骤制作笤帚,首先把中散穗的箭秆用手工刀剖成两半,随后挑选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秆用来做笤帚的外皮,截取一根直杆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后将准备作笤帚芯的直杆穗的箭秆从穗头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秆扔在旁边的塑料桶里留作串盖帘用。准备足够的中散穗后围起骨架,可以先将中散穗的箭秆对齐扎紧,作为笤帚的头部。保证这么多箭杆不会散掉,最后再扎结,在扎结过程中,使用铁丝环固定,并用钳子扎紧。队员们做到这里,已经将一把实用的笤帚将做好了。王师傅补充到:“扎好的笤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晾干后,还要对笤帚进行整理,去掉多余的穗秆和毛刺,使其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经过修剪后,笤帚就可以用来在集市上出售了。今天这些是制作高粱穗笤帚的基本步骤,但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制作笤帚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
“徽王镇里做笤帚和高粱秆盖帘的有几户,这些农户们收入很可观。”王师傅高兴地说。王师傅告诉我们,这些高粱秆制品不仅柔软、耐用,而且价格实惠,因此在年前集市上非常畅销,很多村民都愿意来买。
除了笤帚之外,王师傅提到过用高粱杆做盖帘,经队员们询问,王师傅解释道,盖帘就是制作面食的时候类似托盘作用的圆形或方形器具,制作盖帘用的材料是做笤帚的时候剩余的箭杆,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主要是用线串起箭杆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大。
王师傅领实践队员们学会制作笤帚后,给队员们讲述了高粱种植在过年传统习俗中的重要作用。高粱带给村民们的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手工制品,其中还寄托的村民们祁神的愿望。当地的过年习俗中有正月十五敬神的习俗,所敬的神像则是用高粱和剪纸制作的,敬神后要将神像烧掉,高粱因其结实易燃的特性而被村民使用。
年前这段时间王师傅正准备制作神像的框架,实践队员们主动提出帮忙制作框架。按照王师傅的安排,实践队员们用一上午的时间帮助王师傅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下午的时候,王师傅带着实践队员们去集市上出售制作的手工制品和一些其他的日用工具,王师傅不仅会制作高粱手工,还会用竹苗制作扫帚,王师傅带了一些竹苗到集市上编扫帚,实践队员们则在旁边出售手工制品,一个下午过后队员们发现手工制作的盖帘和笤帚卖的出奇的好,这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的魅力。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向王师傅表达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高粱秆制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直播、电商平台等方式,将自己的产品展示给更多的人。这种新型的销售方式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高粱秆制品的魅力,而且能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商机。王师傅笑着回应:“那是年轻人擅长的东西。”
在科技如此进步的今天,本地的农民有些都早已忘记高粱的手工,也少有亲手制作敬神的纸像,但仍有一份坚守在一个平凡的身躯里,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7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