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泥塑文化传承发展,聂家庄振兴在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橘子味小呆毛

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这次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活动中,我观察到许多年轻人对泥塑的兴趣不高,这让我深感泥塑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然而,我也看到了创新的可能性。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例如利用和面机使黄泥达到合适的硬度,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可以为泥塑艺术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体验。非遗文化传承至今,不应该只靠历史车轮的推动,更应该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传承中寻求创新,让泥塑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传承非遗技艺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传统,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和个人的理解。通过传承非遗技艺,我们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为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生活与艺术的交集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泥塑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泥塑的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将生活中的情感和故事融入到作品中。而非遗文化传承是传统智慧的延续。非遗技艺凝聚了多代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艺不仅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通过传承非遗技艺,我们能够学到更多传统智慧的精髓,受益终生。这不仅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更加热爱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份契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验到了泥塑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艺术与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民间文化,努力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为传承和创新泥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非遗传承者,我们应该心怀敬畏之情,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认真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坚守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和精神,同时注入创新元素,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感受泥塑魅力,深入乡村发展
为了更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泥塑的发展现状,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积极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2023年1月11日下乡到达聂家庄开展实践活动,了解泥…
探究泥塑文化,展望乡村未来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走入乡间分发调查问卷,了解了当地居民对聂家庄泥塑的认知程度、参观意愿、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并且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意见建议。队员们也了解到,作为当地…
历史与现实交织,泥塑与乡村共生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了泥塑在当今的市场销售情况,聂家庄泥塑有着较广泛的客源,且有许多批量购买的买家,如台湾的一个儿童基金会购买了60套泥塑送给台湾地区的小朋友,同时调…
净“医”行者调研团前往云南省临沧市生态环境局调研
2月18日,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监管、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调研团成员董睿颐到达云南省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调研,环境科科长赵艳虹出席此次采访。赵科长向成员介绍,我国经历了从分…
净“医”行者调研团于辽阳市骨科医院开展调研
2月8日,为了解辽阳市骨科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的具体处理流程,并针对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为相关机构提供可行性建议,净“医”行者调研团到达辽宁省辽阳市骨科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团成员孙依桐进行采访。陈雪科…
讲述泥塑故事,创新乡村振兴路
一种无声的讲述,一份内心的交流泥塑泥雕玉琢成,形神合一艺无穷。寒假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村。这看似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情感…
深入调研促改进,续费合规新篇章——武汉大学“续约合规,权益护航”自动续费问题法律规制
2024年1月末至2月初,武汉大学“续约合规,权益护航”寒期实践队第一分队队员前往各地方法院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们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事研究,对法院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帮助自动续费的采访,以下是实践风采展…
习新社|2023-2024第一次全员大会
2023年11月27日,习新社于1-109举行2023级第一次动员大会,会议旨在让23级社团新成员对习新社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快地融入习新社大家庭。参与此次会议的有社团指导老师沈楼、23级会长姜玥、各位理事以及“习新…
非遗促发展,我们在行动中
非遗促发展,我们在行动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23-2024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步入大学的第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此…
谱绘青春图景,奏响志愿赞歌——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开展“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暖人心,实践育人强担当。为传承志愿精神,彰显青年担当,2024年寒假期间,工商管理学院深入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这个新春增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