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电气学子返家乡:追溯家乡红源,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汪诗宇

电气学子返家乡:追溯家乡红源,赓续红色血脉

为探寻家乡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1月20日至29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红色调研实践队队员前往潜山市开展家乡红色文化调研实践活动,追溯革命峥嵘岁月,深入学习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革命史,展望祖国美好蓝图。

二十八年红旗正飘扬,大别山精神代代相传。潜山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是安庆重要的红色区域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革命老区。

20日,实践队队员首先抵达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聆听抗战故事,重温革命历史。据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创建自请水寨暴动,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四大红军主力之一,纪念馆设立于岳西县天堂镇东山社区汪氏宗祠,馆内设置“大别山烽火”、“请水寨烈焰”、“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诞生”、“独立二师概况”五大重点展区。馆内收集了大量文史资料,有中共潜山县委前身“七人游击队”版画,独立二师所使用的武器如手枪,手榴弹,请水寨暴动牺牲名单等。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展品,一段段令人澎湃的战役介绍,无不展示出当时民族形势之危急与革命前辈的英勇。

在馆内的观摩学习中,“请水寨”这个地名总被提及,根据有关人员的指引,实践队员随即来到岳西县响肠镇,瞻仰请水寨暴动纪念碑。实践队员了解到:请水寨暴动发动于1930年2月,是中共潜山县委领导的大别山地区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此次暴动除诞生了前文提及的潜山独立师外,还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几经辗转、更名,工农武装最终创建起以天堂地区为中心、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拥有15万人口的红色根据地,对大别山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铮铮铁骨,千百英魂,诉不尽战争的残酷。碑前的实践队员心情复杂,深谙如今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暗自许下努力学习,从思想上武装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励志将学习文化知识摆在重要位置的,为绘制美好的祖国蓝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图为请水寨暴动纪念碑。实践队员 汪诗宇 供图其次,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实践队员提前部署,拟定前往中共潜山县特别支部第一任特支书记暨安徽首位省委书记王步文故居及中共潜山县特别支部第一任特支书记余大化故居,了解前辈生平事迹,以两位革命前辈为模范,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及工作作风。

1月28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如期瞻仰余大化故居。余大化故居位于余大化烈士老宅(原官庄镇人民政府办公楼),是余大化青年居住的地方,现已推荐为“安庆市廉洁文化教育示范点”、“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余大化故居将“红色官庄革命历史资源展”、“红色官庄革命烈士事迹展”、“余大化生平事迹展”作为重点展区,详细展示了自1927年“梅城起义”到1948年中共桐潜县委的成立期间的革命历程。其中余大化生平事迹展阐述了这位革命烈士了不起的一生。余大化,1899年生于潜山县后北乡(今官庄镇金城村),1918年赴安庆学习,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共潜山特支,担任第一任特支书记,是潜山革命斗争的重要播火者,1927年梅城起义中被捕牺牲。余大化故居展现了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期,潜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院落东南处栽着余大化亲手种下的一株桂花树,如今已经挺拔耸立。这棵桂花树,历经风雨飘摇,仍旧巍峨。正如革命先烈们,用信仰和勇气照亮了黑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历史,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更是世世代代被传颂。实践队员表示,自己必将传承他们的意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随后,实践队队员来到了五庙党小组旧址。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五庙乡是安徽省农村地区最早经革命洗礼的热土之一。在这片热土上,最早成立了安庆地区农村第一个党组织——五庙党小组(1925年);同时成立了潜山第一个农村协会组织——五庙农村协会(1925年)。踏入旧址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极具年代感的立柱和天井。石砖上的青苔,吱呀作响的木门,无一不显示着这是一座经过岁月洗礼的老屋。展厅内,六位烈士的生平镶嵌在墙上泛黄的纸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写得尽的是短短数年,写不尽的是满腔热血。其中,令实践队员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程之驹,“程之驹,名藻芳,号千里,笔名昂原。1893年,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五庙乡程家冲。早年就读于安庆六邑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受命在家乡建立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大冶历史》中对烈士程千里的描述。旧址内展览的《安徽潜山地方史》和《中国共产党大冶历史》都已泛黄,微微卷边,历史的厚重已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透过这些展品,实践队员仿佛看到了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到以程千里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热血与担当。五庙党小组成立旧址展示了潜山五庙乡独具特色的红色革命历史画卷,前辈横舟立马,开辟道路,我辈更应传承意志,赓续精神。

1月29日上午,实践队员到达潜山烈士陵园。陵园内的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详细透彻的介绍了潜山的红色历史。在这里,实践队员了解到在潜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在潜山的传播的星星之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旗漫卷,全民族抗战时期的烽火狼烟,以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胜利旗帜。馆内展列了大量文史资料,有响肠农民协会的遵义单,进步刊物《新潮》的第一卷第一页,安徽组织统计图等历史展品。实践队员深刻了解了红色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在潜山这片大别山地区产生并蔓延开来,先辈如何接收进步思想,学习深造自我,解放故乡土地,献身革命事业。馆内一件件旧物,映照了革命历史,展现了往昔峥嵘。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那个热血沸腾的革命时代的缩影,这不尽让实践队员热泪盈眶,如今的我们更应不忘先辈革命岁月,力谱未来时代篇章。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馆。

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致敬革命先辈。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家乡红色文化底蕴之厚重,红色资源之丰富,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与大义,增强了家乡文化自信。革命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换来的。据统计,自大革命以来,有800多名烈士视死如归,血染疆场,更有许多无名烈士永远长眠在潜山这片土地。土地革命时期以来,先后有16人担任中共潜山县委书记,而在短短九年里,就有12位先辈牺牲,而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实践队员深受感触。先烈们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我辈更应传承薪火,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此行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我辈力谱未来时代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7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福建线上招生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石大精神与青岛风光在腾讯会议与哔哩哔哩直播间闪耀2024年2月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石大”)2023-2024寒假南平宣讲团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线上招生宣讲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平台…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关爱空巢老人,温情敬老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关爱空巢老人,温情敬老活动大学生网六安1月24日电(通讯员甘如美江孙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导致家乡的老人面临空巢问题。为了解决…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保研后的我---开启“送法进万家”实践副本
2023年9月29日,随着系统中“确认”按钮的按下,我的保研之旅正式结束。于我而言这意味着,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在坐上去往家乡6个多小时的老牌漆色火车上。我的心情也是七上八下的。之所以会有这种忐忑的感受,…
路通人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教育学部“人在路上,路在心中”社会实践团开展农村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2024年1月20日起,教育学部“人在路上,路在心中”调研小分队在湖北省崇阳县开展实践活动,围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群众满意度等问题,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线下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展开调…
电气学子返母校:感恩母校行,电亮青春梦
为进一步宣传我校办学成果和优良学风,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我校,1月27日,我院一批优秀学子回到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向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分享学习经验,并激发他们对未…
云看家乡变化,体会家乡风采
云看家乡变化,体会家乡风采为了深入了解家乡变化,体会家乡独特的环保,经济,人文风采。1月21日-1月27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绿色兴巢实践队在家乡巢湖,开展“云看家乡变化,体会家乡风采”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实践活动--企业实践
标题:大学生寒假返乡实践,销售助力家乡产业振兴2024年2月21日随着寒假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返回家乡,利用假期时间参与企业实践,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一群返…
回访母校,逐梦佛大
寒招——全称为“寒假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寒假期间志愿者回到各自的高中母校进行宣传的活动,旨在让更多学生了解大学。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返乡招生宣传,助力家乡教育事业
中国青年网宿州1月28日电(通讯员甘如美江沈一卓)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沈一卓以个人进行返乡招生宣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大学…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守护‘粮’心,不负‘食’光突击队”赴怀集三下乡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富“农”不迟,从粮开始——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肇庆市怀集县保鲜设施建设现状对怀集粮食安全建设发展调研学校:广东药科大学作者:陈艺灵黄可莹陈玉菲李宏坤何桦燊余秉鸿摘要:本次调研报告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