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汤一丸,一乡情:温州鱼丸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吴晓红

温州人对鱼丸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许多在外游子每次回温,第一件事就是要吃碗正宗的鱼丸,觉得这才是家乡的味道。而本次温州美食文化探索的起点就从鱼丸开始。

在2024年2月6号的下午,我前往了在温州梧田龙霞家喻户晓的鱼丸店——温州XXX。刚到店内,热腾腾的蒸汽和飘出的香气已经让人可以知道此趟不虚此行。这家鱼丸店是一对中年夫妇运营,店内的顾客,下到风华正茂的学子,上到六旬老人,这时不禁让人好奇,到底是什么老少皆宜的美味,让这么多人向往。我不禁对鱼丸的制作食材的构成以及如何烹饪更有兴趣了,带着提前准备的问题,我与店内男老板洽谈起来。老板告诉我:“温州鱼丸最好用鮸鱼,肉多刺少,晶莹剔透、有弹性。其次用马鲛鱼、包头鱼,也有用黄鱼的。各种鱼的肉质有软有硬,做出的鱼丸口感也就略有差别。买新鲜鮸鱼一条,去鳞,取其中段,平刀片肉,横刀切条;加葱姜末、料酒、少量盐及胡椒粉,用手抓匀;随后加生粉,揉至粘、韧为止,成面团状。待锅中水沸,调至小火。用四指耙取鱼糜,成小条状推入水中,待浮出水面后捞出,撒少许葱花、胡椒粉、米醋入味。”我不禁连连点头,赞叹的是鱼丸食材来源的严谨性以及烹饪过程的复杂性和精细性。

而对于温州鱼丸的文化历史也更是耐人寻味。虽然温州鱼丸中的“丸”总容易让人认为温州鱼丸是圆的,实则并不是这样。在温州鱼圆可以叫做鱼丸,二者是同音的,“丸”和“圆”,都念做“圆”,温州的鱼圆是不规则的条形的,呈现出半透明的玉白色。相传,最早的鱼圆本来是圆片形的,是大厨为了招待京城来温的官员发明的。但后来为了便于食用,用刀将鱼肉剔骨,切成长条制作而成。但由于这道菜,早就文明遐迩,便也就不改名了。

一颗颗鱼丸当中,不仅仅凝聚的是鲜美,还能窥见温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变迁的一隅,《博物志》就记载到,“东南之人食水产……龟,鳖,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阐明瓯越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养成了吃鱼为生的生活习惯。温州鱼圆最早在汉代,就有了制作的记载。如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就记载到:“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果蔬赢蛤……温州鱼圆便是用鱼类为原料,进行加工而成的。

走近温州鱼丸,品尝温州鱼丸,去品味它鲜美滑嫩的筋道,去发现它蕴含的厚重的文化与历史,去感受独一无二的温州气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6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非遗文化。我们的公众号关注度持续上升,成为了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大王庄——红色基因传承之旅
2月17日-2月24日,为缅怀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弘扬爱国情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寻踪者”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学习。大王庄位于洪泽湖西岸,曾是抗战时期淮北区党委…
寻找非遗之美,传承中华文化
为了更好地宣传非遗文化,实践队创立“文化瑰宝”公众号,通过推文的形式向读者介绍非遗项目。在公众号中,定期发布关于非遗项目的文章,包括项目简介、传承人介绍、制作过程等内容。同时,实践队还运用丰富…
看寒冬之景,普科学之美
看寒冬之景,普科学之美£刘甜甜(生命科学学院2206班)“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寒假到了,新年快要…
山东省委旧址参观感悟
传承红色力量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山东大学“星火燎原”实践团赴济南追寻红色印记,践行青春使命参观调研。踏入红色基地,仿佛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每一寸土地都沁透着革命的热血,每一片景观都承载着党的光…
协助交警工作,保障交通畅通
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交通事故屡禁不止,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参…
社会寒假托管班,温暖孩子们的假期时光
社区寒假托管班,温暖孩子们的假期时光随着寒假的到来,许多家长面临着孩子看护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社区特别开设了寒假托管班,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有益的假期环境。在这里,孩子们…
【化学与化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重返母校扫雪,贡献安全校园
本次活动之前,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的成员通过线上会议以及QQ群等形式进行工作的安排,进一步明确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目标,强调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部署了有关社区扫雪的相关工作,同时对要进行的实践…
云支教寒假实践,传递知识与爱的力量
云支教寒假实践,传递知识与爱的力量在这个寒冷的寒假,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支教活动——云支教。通过网络,我们将知识与爱心传递给了那些渴望学习的孩子们。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也…
针对瓜子加工厂包装问题的调研
今天,我线下采访了(内蒙古)四子王旗景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史景欣女士,进行了有关瓜子包装问题的相关调研。该公司立足于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将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改良为内层锡纸外层牛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