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矿世崎源,行知旧址前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陈馨荑

矿世崎源,行知旧址前

8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矿世崎源”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重庆分队完成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对矿大旧址四川矿业学院及周边相关企业的全部调研考察工作,在上午的全体成员总结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陆续启程从重庆返回。

问道华蓥山,行知旧址前。历时十天的走访,探索,调研,“矿世崎源”重庆分队的八位成员每天顶着长江四大火炉之首的炎炎烈日,沿着坎坷崎岖的山路,深入到矿大旧址开展调研工作,开启尘封的历史,熟悉地形地貌,建筑方位分布和用途。为开发成旅游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史文化基地的构想摸清了背景,现状,了解了阻力和可行度。调研团还走访了包括三汇镇政府在内的多个相关单位及其下属部门,了解矿大旧址未来的规划情况和移交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现驻于矿大旧址内的两家前身为四川煤炭集团下属工程处的企业,了解当年矿大搬迁后,房屋的归属情况和主要用途等等。调研成果以调查问卷、微视频成员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地形图等多种创新形式呈现。丰硕程度超出调研团申报策划阶段的预期。

处于调研团实践性质、实践地环境条件和实践时间的综合考虑,调研团负责人预知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难度和艰辛,在物质硬件,日常住行方面做了最全面的安排和最坏的打算,另全体成员做好充分物质和心理准备。实践过程中,队长及副队长多次积极鼓励督促队员坚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坚持实地考察,真实报道,真诚沟通。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分工明确,调研过程中方法得当,在矿大旧址的居民区中有口皆碑。在后期资料整理阶段,“矿世崎源”调研团将继续发扬团队精神,倾尽所能向学校和社会交出满意答卷。

精心规划,未雨绸缪

在团队组建之初,有队员提出了调研矿大旧址的构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团队的实践主题在团队成员的不断扩充和完善下,变得丰富而厚重。从最初的旧址参观、校史探寻,升华为旧址的开发,旅游基地、校史文化基地和校友基地的建设与规划。

经过多轮讨论,团队最终将实践地确定为河南焦作和重庆合川——两处矿大建校史上影响较为深远且有遗址可寻的旧址。团队分为河南分队和重庆分队,在不同时间前往实践地开展调研工作。人员确定方面,为最大限度地考虑距离、地缘等因素,河南籍的四名队员为河南分队,四川籍及其他省份籍贯的队员为重庆分队。

出发之前,团队负责人及两名副队长精心筹划实践路线,列出走访地点。确定诸项事宜后,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接洽,包括现驻于矿大旧址的两家建设公司,合川区旅游局,三汇镇政府等,保证获取信息全面客观。统一购买前往实践地的汽车票,避免等待以及无票等潜在风险,节约时间保证高效。



安全第一,专人负责
暑期外出实践存在安全风险,包括行进途中的交通安全,联系畅通,夏季重庆山区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到达实践地及时与家人联系汇报,保障全员行动集体行进等。团队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在出发前,委派队员王志刚同学担任安全负责人,制作了全体成员的个人信息以及紧急联系方式表格,存档上报。全体成员统一在重庆北站北广场集中。为避免不必要的周转,负责人再三强调了重庆北站分为北广场和南广场的特殊情况。

每次出发前往矿大旧址或其他相关单位企业前,清点人数是否齐全,有无受伤,发病等情况。实践中,队员准备好饮用水,干粮,防蚊防晒等必需品,互帮互助,互相扶持,有队员掉队辄原地等待。实践原则是量力而行,如有体力不支,辄待其他队员返回。实践结束后,全体队员统一前往重庆北站乘车,确保每位成员平安踏上归途,到达第一时间向安全负责人汇报。



会师山城,整装待发

调研团在重庆北站胜利会师,安全负责人清点人数,确认成员安全情况,稍作休整后,乘坐轨道交通前往沙坪坝汽车站,乘坐大巴前往本次实践目的地——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

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鉴于本次实践的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需要多种技术操作以及专业运用,故团队分配任务时,考虑到了每位队员的专业,特长等,进行了精准明确的分工。如队员周宇轩负责影像资料的采集,队员程凡超负责绘制地图和CAD电子档的制作,向浩宇负责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等。最大程度扬长避短,高效实践。

团队的新闻宣传工作纵然艰巨,但团队提前安排了轮值撰写、投稿,每天负责人及时监督,审核修改,及时投稿,提交素材,公众号,微博,博客,微信,QQ空间跟进不断,重庆分队的十天的时间里保证每天两篇新闻,兼顾数量质量,保质保量完成新闻宣传工作。


团队建设,精彩纷呈


团队建设初期,有美术设计专长的王圆同学为团队设计了队徽。位于中心位置的抽象化大写英文字母“M”造型,取自矿业的英文单词mining,象征着探索矿业发展之路的艰辛和坎坷。代表着矿业教育事业的源远流长,两个半圆形环抱着中间的主体“M”,象征着我们团队团结一致,排除万难的协作精神。下面的“旷世崎源1909”是我们团队的队名,体现我们对中国矿业大学自1909年建校以来,百年风雨砥砺,自强不息的敬意与探索这百年中国矿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与之对应的“ECM”是我们团队“Explor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的英文缩写,团徽整体造型简洁大气,寓意深刻,造型感十足。


勘查旧址,熟悉地形


十日实践,七次跋涉,山路弯弯,心路悠悠。纵然大雨滂沱,烈日炎炎,道路坎坷,重卡所到之处,泥浆四溅,“矿世崎源”队员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从未退缩。一次次上山,一次比一次熟悉地形和路径,了解建筑分布和历史现今用途更深入,就是最好的回报。队员程凡超同学从上山第一次起,就比任何一个队员还要谨慎地勘探建筑方位和路径,为绘制地图做好准备。这是一位严谨细致的制图者。他画了一次又一次,房间里被他撕下来的纸团堆满了桌子。最后的初稿画出来时,虽然看似粗拙,字迹潦草,但看得出他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一条条道路,一个个标记符号,清晰明了,简明扼要。


解封历史,剖析背景


为了深入了解矿大旧址搬迁前后的背景,以及和当地的渊源,“矿世崎源”调研团前后其次上山调研,走访了几乎矿大旧址附近所有的居民和企业,与他们多次亲切深入交谈。居民们每天看见队员们上山,都笑盈盈地说:“看嘛,矿业大学的娃儿又来了”看见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如此支持,再苦再累我们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其中年长一些的居民向我们讲述了这里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包括矿大在这里的修建,搬迁前后的背景,原因,过程等等,感人至深,不难看出,老矿大如一位德高望重又饱经沧桑的智者,曾经与这里的百姓鱼水相融,深受爱戴。川煤十处的退休职工胡爷爷告诉我们,这里的一砖一瓦,每一堵墙,每一栋楼,都凝结着老矿大的老师,教授的汗水。矿大搬迁至此之时,正值特殊历史时期,他们同当地民工一道,每天用背篓背着建材,一趟趟上山,堆砌成坚如磐石的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至今屹立风雨之中。“那些老教授好辛苦哟!”胡爷爷的语气里包含心酸,调研团随他一路到达山顶,此刻是凝重的沉默。


了解现状,提出构想


事实表明,矿大旧址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除了一些已经属于当地公司的建筑得到翻修,其他的楼房,大抵均已被刻上了危楼的标志。同学们同时目击到很多楼房内部和外部都出现了大数量的裂痕,更是从侧面进一步佐证了旧址保护前景的严峻。这一结果无疑让所有人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霾,一想到这矿大的成长印记有成为一片废墟的可能,在场的每位矿大学子都感到万分惶恐不安。
――对母校深切的爱激发了小队成员无限的斗志。他们遍访老乡,征询意见;他们集思广益,多方论证。他们虽然暂时无力一举扭转乾坤,却也成功提出一些并非不值参考的解决方案。
――完成对文物单位的保护,最重要的无非两样东西:社会关注度和保护经费。为了在不过多增加当地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达成这两件事物,小组成员提出,在旧址上兴建诸如旅游基地、教育文化基地等产业将完美的一举两得,更甚者,相辅相成。矿大旧址的历史意义赋予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巨大的观光价值,而第三产业的收入又将给矿大旧址的保护提供经济基础。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是目前最具可行性的保护方案。


结合专业,走进企业


百年来,矿业高等学府的发展历程与矿业息息相关,矿大旧址所在的三汇镇的经济也由此地的煤矿产业撑起。为深入了解矿院历史与当地煤矿产业渊源,调研团一行来到三汇二矿,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询问矿院旧址与企业的渊源故事,也了解到了企业近年来的兴替发展。当得得知调研团来自中国矿业大学,负责人很愉快地接纳了我们,带领调查团参观工作场地并接受了采访。安全技术生产指挥中心的通风科科长讲述了当年中国矿院在三汇选址建校与在三汇探测到疑似煤田的相关故事,让我们对矿院的建校初衷更进一步认识。得知调研团成员都是来自安全工程专业,通风科长还愉快地同我们讨论起矿井安全以“一通三防”为核心的专业知识。科长和杨书记都热情地讲述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近年的产业改革。我们走进企业参观了有着不同职能的办公楼,也来到了施工场地,了解了煤炭运输路线,与工人们热情交谈。我们时刻从矿大学子、“矿世崎源”队员的角度学习与考察,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努力。

惜别队友,感慨万千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天的实践,听起来很长,当然过起来也确实不短;然而它还是结束了,就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带走了成员们曾经的疲惫,带走了夏日里曾经的焦灼,也带走了三汇镇里的美好时光,只给每个参与者留下了温馨美好而延绵不绝的回忆。
――返乡的高铁陆续到站,送行者的阵列愈发萎缩。同学们依依惜别,却每每相视一笑;是的,山脚下的牢骚,山腰里的抱怨,山顶上的感慨,每一个活动瞬间都已被彼此深深铭记。共同的经历,相同的感受,早已让队员之间达成了牢不可破的默契和友谊。他们难过,是因为即将分别;他们微笑,是因为他们还可以开学再见。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诚如古人所言,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同学,一路平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结课倒计时

没有告诉我的辅导对象,这一次辅导是这个暑假的倒数第二次了。这一节课,我们把所有百分数的应用的练习题全部一起解决了。过程当然是十分的艰难,因为这里涉及到很多运算是他的短板。在…… 李嘉欣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风里雨里, 寒假等你

这一节课是这个暑假的最后一节课。因为我的辅导对象所接受辅导用的手机是她姐姐的智能手机,他姐姐返校后,他就不能再接受辅导。他是我的第一个支教对象,他带给我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李嘉欣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载梦的船终将抵岸

2020年08月24日晚,岭南师范学院“仲夏逐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于腾讯会议举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全体队员、学生导师苏爱诗师姐以及指导老师韩芳芳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上,韩芳芳老…… 何宇靖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仲夏逐梦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的暑假是特别的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的万人辅导志愿活动,也报名参加了青年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7月下旬收到通知,可以各自组建团队进行…… 文慧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逐梦之航渐入尾声

随着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渐入尾声,仲夏逐梦实践队于2020年8月24日(星期一)晚21:10在线上开展“三下乡”文化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仲夏逐梦实践队共26名队员…… 廖子彤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汇聚小流,以成江海

韩愈在《师说》里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几千年前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诲,现在依然适用。学习,就是需要一步步走,踏踏实实地向前。我的辅导对象是一个准三…… 邹文慧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难忘之旅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2020的暑假是特别的暑假,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仲夏逐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假期参与万人辅导联盟、云支教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辅导功课,为以后积…… 文慧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初体验

今年的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在毫无前兆的状态下,在家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的暑假。而我在这次漫长的暑假里,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的“三下乡”活动。一开始并没有找到队伍,正当我以为就要与此…… 李嘉欣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于历史中溯源寻根,在实践中启智增能

于历史中溯源寻根,在实践中启智增能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7日电(通讯员王悦凯)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需要社会制度的…

霁月光风实践队寒调活动顺利开展

霁月光风实践队寒调活动顺利开展教育科学学院的霁月光风实践队的寒调活动于2025年1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青春献社…

探寻曲阜楷木,传承文化瑰宝

探寻曲阜楷木,传承文化瑰宝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7日电(通讯员杨文慧)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曲阜市,…

科技慧农促发展,犁牛之子定当行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赵培宇)在气象监测方面,智能气象站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数据。这些数…

于楷木雕刻之间 寻非遗传承之光

于楷木雕刻之间寻非遗传承之光——曲阜楷木雕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接触到这个实践课题之前,我对曲阜楷木雕刻艺术也是知之甚…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文学院“捌加贰”社会实践调研队对刘公岛、定远舰的考察与调研
8月31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学院“捌加贰”赴威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调研队继续对刘公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团队乘车环游刘公岛,综合考察了岛内其余景点。岛内交通设施齐全,有游船、电瓶车、索道等交通工具,满 …
山东大学文学院赴威海红色旅游景区调研队
2017年8月30日,山东大学文学院红色旅游景区调研队——“开天辟地捌加贰”迎来了第一个活动日,今天我们的活动安排是刘公岛环岛游以及参观定远舰。早上8时整,我们的队员在威海刘公岛旅游码头集合完毕,随即登船 …
中矿大“矿世崎源”调研团重庆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矿世崎源”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重庆分队完成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对矿大旧址四川矿业学院及周边相关企业的全部调研考察工作,在上午的全体成员总结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陆续启程从重庆返回。…
中矿大“矿世崎源”暑假团河南分队参观矿大博物馆
为了更加系统而直观的了解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加强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安全学院“矿世崎源”暑假团河南分队对中国矿业大学博物馆进行了目的性的参观考察…
中矿大“矿世崎源”暑假实践团河南分队顺利返回徐州
安全学院“矿世崎源”暑假实践团河南分队在完成了对矿大旧址的调查后从河南焦作返回徐州。队员们到到矿大南湖校区后对次日参观矿大博物馆的活动进行了充分准备。…
中矿大“矿世崎源”暑假实践团河南分队参观矿大旧址
为了进一步追溯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加强同学们知校爱校的意识,安全学院“矿世崎源”暑假实践团河南分队在焦作路学堂旧址进行了参观和调研。…
中矿大 “矿世崎源”实践团河南分队到达焦作路学堂旧址
了更加深入了解和传承学校办学理念,7月9日,安全学院“矿世崎源”暑假实践团河南分队出发前往中国矿业大学焦作路矿学堂旧址进行参观与调研,并在当天顺利到达…
中矿大“矿世崎源”调研团前往三汇镇政府了解旧址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矿世崎源”暑期实践调研团来到三汇镇人民政府询问了解矿业大学旧址的规划和管理情况…
龙源湖实践有感
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饮水思源实践队在焦作龙源湖进行了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采访了一些人对于节水护水的想法,也告诉了他们一些节水护水的小窍门,在龙源湖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但总的来说 …
在路上|我们实践调研,聆听民情
 在路上|我们实地调研,聆听民情  为充分体现保险业和长期护理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中青网组织动员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有利时机,通过三下乡方式向广大民众介绍相关知识,提升全社会保险保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