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访家乡,深入了解地方非遗文化,结合儒家思想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伟大飞跃。
胶州秧歌是山东省胶州市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地位可见一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胶州秧歌也面临着一些危机——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传统秧歌的受众逐渐减少,传承和发扬胶州秧歌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2月23日上午,“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胶州市大沽河博物馆,参观了胶州市民俗风情展厅。
社会实践队队员采访了馆内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社会实践队介绍到,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工作人员指出胶州秧歌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地位可见一斑。同时他还提到了胶州秧歌目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工作人员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胶州秧歌也面临着一些危机。例如,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传统秧歌的受众逐渐减少,传承和发扬胶州秧歌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最后他讲到:“我们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像胶州秧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文化活动、教育普及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胶州秧歌,从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为胶州秧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告别大沽河博物馆,“古韵悠扬,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踏上新路程。
当天下午,“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胶州市文化馆,采访了市文化馆副馆长李艳。副馆长李艳向实践队队员讲起了胶州秧歌的起源故事,在明末清初之际,东小屯村马姓赵姓两户人家逃荒到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表演形式,后由“扭扭唱唱”发展成以“舞戏结合”为主的小戏秧歌。同时她还提到“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性情魅力。
随后实践队队员跟随副馆长李艳观看了青少年秧歌队的秧歌表演,并学习体验。最后临走时,她告诉实践队队员,“胶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胶州秧歌、茂腔、剪纸、八角鼓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们来胶州开展实践活动,充分说明胶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同学们进一步传承、弘扬胶州非遗,为胶州文化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参观学习胶州传统“非遗”文化,“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进一步了解了胶州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看到了胶州大秧歌为融入新时代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胶州人民,无时无刻不受着这些传统“非遗”文化的熏陶,胶州秧歌是胶州人民的精神寄托,体现着胶州人民的质朴辛勤和聪明智慧,展现出胶州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