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无声讲述诉内心之声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 作者:王天琪

泥塑泥雕玉琢成,形神合一艺无穷。寒假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村。这看似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情感的表达。它让我深刻理解了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也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

泥塑,一种源于中国民间的手工艺术,通过泥土塑造出各种形象,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跟随聂家庄的泥塑师傅,体验了泥塑的制作过程,了解了泥塑的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技艺与情感的交融

泥塑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每一个细节的塑造,都寄托着制作者的心意和情感。这让我认识到,艺术并非空洞的创作,而是与生活、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在泥塑的制作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泥塑师傅在日复一日的制作中的坚持,而且看到了泥塑文化的魅力。或许泥塑的制作不在于它有多么精细,而在于泥塑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年少的回忆与儿时的羁绊,让不少人对泥塑文化情有独钟,也让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非遗文化传承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传统的非遗技艺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成为了我们民族独有的宝贵财富。作为非遗传承者,我们不仅是技艺的学习者,更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通过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传承与创新

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这次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活动中,我观察到许多年轻人对泥塑的兴趣不高,这让我深感泥塑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然而,我也看到了创新的可能性。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例如利用和面机使黄泥达到合适的硬度,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可以为泥塑艺术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体验。非遗文化传承至今,不应该只靠历史车轮的推动,更应该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传承中寻求创新,让泥塑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传承非遗技艺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传统,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和个人的理解。通过传承非遗技艺,我们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为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生活与艺术的交集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泥塑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泥塑的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将生活中的情感和故事融入到作品中。而非遗文化传承是传统智慧的延续。非遗技艺凝聚了多代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艺不仅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通过传承非遗技艺,我们能够学到更多传统智慧的精髓,受益终生。这不仅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更加热爱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份契机。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验到了泥塑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艺术与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民间文化,努力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为传承和创新泥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非遗传承者,我们应该心怀敬畏之情,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认真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坚守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和精神,同时注入创新元素,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非遗文化系民情,乡村振兴系民心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支持,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部署,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展现了磅礴的生机和魅力。非遗文化不仅是乡村的文化,更是民族的文化,是能切实解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先进…
非遗又新生,乡村再振兴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深深植根于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一传承的载体,承载着社会的灵魂和记忆的珍贵宝藏,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代表着人类多元的思想和创造力,人们需要保护并传…
强健体魄,助童成长
强健的体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基础。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一往无前地拼搏与奋斗。但随着学生的学习压力愈大,体育运动逐渐被人们忽视。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凝教萃…
走走停停乡间路,心心念念振兴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几亿人的努力下,乡村振兴的进程进行到了尤为关键的一步,在乡村振兴急需动力的情况下,党和人民共同挖掘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远大道路。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
寻非遗文化之传承,思乡村正兴之大计
非遗文化长久以来蕴含着人们心中朴素的情感,寄托着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剂强心针,极大的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的数十名队员前往山…
谨防校园欺凌,建设美丽校园
在当今社会,人们日益重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危害,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氛围和形象。为了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凝教萃学实践队前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子红色之旅:探访大王庄,传承革命基因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寻踪者”团队赴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东南的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深度体验和传承了红色基因。首先,团队集体参观…
安福县青少年宫志愿活动心得
青少年宫志愿活动心得在参加青少年宫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首先,志愿服务…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仿佛跟随电影中的主人公们一起踏上了一场奇妙的旅程,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与温暖。电影通过讲述五个发生在不同地域的故事,展示了我国各地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观影后,我深深…
环保青年,绿色行动
《绿色脚印:我在《环保青年,绿色行动》中的体验》一、初识《环保青年,绿色行动》在我们这个时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从全球变暖到水污染,从垃圾围城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无不警示着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