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明德启智实践队走进社区教育学院:探究家庭德育与智育失衡问题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作者:程晨璐

德育是品德的熔炉,智育是智力的磨刀石。为深入了解家庭德育与智育失衡问题并寻求对策和建议,1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明德启智实践队来到青岛市市北区社区教育学院(市北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进行访谈学习,并邀请青岛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教育局家庭教育特聘讲师、青岛市家庭教育教学能手袁凤进行访谈。

探究社会现状,深挖内在原因

根据对山东省青岛市的52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明德启智实践队发现家长对家庭德育的重视程度略大于家庭智育,但二者的受重视程度也并不可观。这与当今社会的“内卷”及“唯分数论”现象为何会有所相悖呢?带着这类疑惑,明德启智实践队员与袁副主任展开深入讨论。

袁副主任认为,其实“内卷”是“卷”到大学就停止了的。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大学,他们的大部分任务就完成了,因而,“内卷”是存在于大学前的阶段的。这也导致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德育被忽视。

如今的大环境是重智育、轻德育的,即便是家长们希望多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德育上,可能在潜意识里还是会让家庭智育占上风。并且,德育和智育的执行难度和效果不同。相比智育,德育是贯穿人一生的基础性教育,比如中小学课堂的规章,学习的基础习惯等,这些都是德育的渗透。如果德育部分做得不够好,孩子即使有成就也很难为社会做出贡献,甚至成为家庭的负担。德育是一种基础和积淀,而智育是在德育基础上的一个能让孩子更好地与社会接轨的要素,也是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呈现。德育和智育并不是彼此分离的,反之,德育渗透在智育的每一个细节中。

袁副主任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判断一个人的德智教育是否失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所以这一类的孩子会被统称为出现偏差行为的孩子,这些偏差行为可能是撒谎、顶撞老师等等偏离于正常轨道的行为表现。

出现偏差行为的孩子,一方面可能因为他有特殊的家庭:比如他是单亲家庭,或者他的父亲对他的态度比较暴力,亦或是家长遗留问题的代际传递,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另一方面可能因为他患有多动症:一些罹患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其实很聪明,只不过是多动症影响了他们的发挥,他们一旦得到治疗,其实会有肉眼可见的进步和提升。

经过和袁副主任的交流,明德启智实践队了解到,学校德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袁副主任说:“如果一个学校的德育部分做足了,那么这个学校的孩子将会是螺旋上升的状态。”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三年级时,同行班的平均分相差10分。但接班的老师用对了方法,在德育上进行培养和发展,他们最终六年级毕业时,与最好的班级只相差0.5分。由此可见,在中小学这个知识层次还比较低的前提下,对孩子的培养绝不是简单培养智慧就能够有所提升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德育素质、素养、习惯的提升,然后才能够促进智力的运用。

聚焦社会风气,关注德智教育

“当今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更多地是向学校教育靠拢,家长要迎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很多工作。有些学校把学生成绩在家长群里公示,是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情况,而不是直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况,言外之意就是让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家校协同教育中有所偏颇的地方。”袁副主任一针见血地向实践队员指出这一现状。

一方面,当家校教育彼此分立,家长和老师彼此不信任时,给孩子报课外班的现象就会频频出现,中小学生“内卷”现象也就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重智育、轻德育的风气。另一方面,社会中的学历歧视也会对家长在德育、智育的重视程度上产生影响。

当招聘一名小学老师时,在教课方面,一名研究生未必就比一名专科生更加专业,毕竟这些专科生从初中毕业就接受了师范五年的职业教育,其培养十分接地气,而且小学教育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极高,这点上专科生是占优势的。而研究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知识体量比较大的初高中更为合适。

“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一个大学生拿到学历,成功毕业,如果没有聚焦到某一具体领域,最终会导致教育资源的膨胀和流失,无法为社会充分服务。”袁副主任说道,“所以,学历歧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术业有专攻’才是最重要的。”

针对由家校教育彼此分立导致的恶性循环,袁副主任向实践队员强调了以下两点:一是要推动学校把教学任务归属到自己的部分,老师要注重课程质量,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家长怎么教育上。二是家长也应顺应“双减政策”,不要单方面让孩子自顾自地“卷”,而是顺应“自然分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分流,非常优秀的孩子上非常优秀的学校,成绩中等的孩子也能有自己的上升空间。

描绘理想状态,提出可行对策

家庭德育与智育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德育与智育要和谐到什么程度才能促进这个世界向前发展?这也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所谓家庭德育与智育的理想状态,就是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并对其产生热爱,包括日常生活的安排、饮食起居以及亲子关系等关系层面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懂得如何生活。而当德智教育和谐到能使孩子热爱生活,被美好生活所吸引时,他们是会有强烈的意愿去探索生活,探索自己的人生,在学习阶段就表现为有极大的动力去探索未知,获取新知,进而推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袁副主任在大学生家庭德育与智育失衡问题上给出相应对策,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自我关怀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生涯启蒙、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一些讲座,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可能性和对比性,让大学生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迷茫状态中找寻方向。对此,明德启智实践队员王奕丹表示:“家庭德育与智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过程。这次访谈不仅使我们受益匪浅,也明晰了我们未来的实践方向。希望未来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明德启智实践队来到青岛市市北区社区教育学院,就家庭德育与智育失衡问题进行访谈学习,深刻了解了当前家庭德育与智育的社会现状,体会到社会风气对家庭德智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体会到完整而和谐的家庭德智教育对人的一生的深远影响。家庭教育道阻且长,大学生家庭德智教育更待进一步探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福建农林大学赴潮江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为深入领会船政精神要义,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农林大学船政文化“拾遗”实践队,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国船政文化城官衔片区潮江楼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王荷波革命烈士事迹展…
中石大学子开展“明德启智”大学生家庭德智教育实例研究
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研究当今大学生家庭德育和智育现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明德启智”实践队于1月15日至1月27日在吉林省延边州、河北省衡水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衡阳市、广…
习船政文化之魅力,感八闽大地之古韵
探寻马尾历史文化,感怀船政爱国精神。1月22日上午,福州大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少平研究员、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李玲老师、校团委副书记张茜茜老师与院团委书记牛秋月老师带领“材子八闽承古韵,闽域文化谱新…
踏红土,仰先烈,红色精神永相传
在国家要求重视学习党史的背景下,为了缅怀革命先烈,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近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园与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了一次以“探寻红色足迹…
安徽学子返家乡:与光同向,与法同行
中国青年网六安市一月二十日电(通讯员储文艳)。为了进一步加强全民学法守法意识,增进法治中国建设,2024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寒假实践返家乡法制宣传实践队伍于安徽省进行法制…
安徽学子返家乡:与法同行,普法宣讲
中国青年网蚌埠市1月20日电(通讯员王灿)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寒假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实践队员张慧妍,于1月20日在合肥市进行安徽学子返家乡普法理论宣讲的实践活动。法律是工具,保护个人权益;…
安徽学子返家乡:品西路豪情,悟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80余年,但它的丰功伟绩依旧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一次次的绝地求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那个十月胜利会…
安徽学子返家乡:育人以法,润物无声
安徽学子返家乡:育人以法,润物无声中国青年网安庆市1月22日电(通讯员查心宸)2024年1月20日,实践队员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参加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担任社区法律实践员,为社区的未成年小孩讲解法律知识…
安徽学子返家乡:普法精准零距离,法润民心万象新
中国青年网芜湖市1月20日电(通讯员许晨冉)为了促进全体公民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024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
寒假社会实践,助力公益事业
在2024年2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实践队队员们积极投身于公益行动,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关爱,将温暖与祝福送到广大老年人群体之中。实践队队员们走进社区,来到了一位老人家中。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