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地理与旅游学院寒假社会实践 ——了解葫芦雕刻,感受非遗之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翟红哲

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在山东省聊城市流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17日上午在聊城市东昌葫芦博物馆以及周边地区开展实践活动。

东昌葫芦雕刻自宋代形成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承与演变,它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与艺术风格。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来到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街道两侧卖东昌葫芦的摊位随处可见。队员对其中一位摊主进行采访,了解到东昌雕刻葫芦常见的用料以 “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它的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随后,队员参观了东昌葫芦博物馆。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精美的葫芦,这些葫芦大小不一,有各种样式,有的悬挂于墙上,有的则摆放在陈列柜里。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队员了解到葫芦雕刻有表达吉祥寓意的图案和纹样,以表现与生殖康拜、图腾崇拜等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主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材料的特殊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和风格的多样性在其他传统工艺中实不多见,可以为传统民间艺术、山东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东昌雕刻葫芦用途广泛,既可作日常器具、祭祀用品,也可作为工艺品、生活饰品,还可以入药食用。博物馆的讲解员说到:“如今有大批的雕刻爱好者投身于这个工艺,人才济济,并且东昌葫芦是每一位来到聊城的游客都争相购买的聊城印记,都证明了这一文化经久不衰,且有广阔的前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保护。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但了解到东昌葫芦工艺的历史、制作工序以及寓意,而且深刻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坚定了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相信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城市书房,与书本的约定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生活是烟火,文化是灵魂。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阅读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社区城市书房应运而生。为更深入了解日照农村“社区城市书房”的建设与发展,为打造充满书香气息的文明城市贡…
【地理与旅游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为进一步了解抗日历史,弘扬爱党爱国精神,2024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实践队成员来到大青山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详细了解大青山突围战役,缅怀…
【地理与旅游学院社会实践】 ——赏文化街区,延传承火炬
长春市,又称“北国春城”。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的地理中心。长春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长春这座北国春城的历史文化…
【地理与旅游学院社会实践】——挖掘渔业文化内涵,推动渔村旅游发展
为了学习渔业文化内涵,了解渔村旅游发展,2024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荣成博物馆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首先,实践队员通过介绍了解了当地部分渔业文化…
黄河·十年纪调研团与山东省临沂市码泉村书记进行访谈
为探究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当代实践,2月20日-2月21日,黄河·十年纪调研团成员陈丹妮、安琪、尹振宇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马泉村对书记魏善磊、合作社理事长魏善强及相关群众进行访谈。山东省临沂市蒙…
【地理与旅游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汉皇故里,西楚故都;群雄争霸,风云际会
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部,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整个景…
黄河·十年纪调研团赴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展开调研
为追寻王家坝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月18日,黄河·十年纪调研团成员郝晓寒赴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展开调研,并与王家坝镇党政办负责人李建、王家坝镇镇长谢栋林及当地群众进行访谈交流。18日上午,团队成员在相…
【地理与旅游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博山东,魅力齐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岩土情深”实践队完成“永远跟党走,奋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的“岩土情深”实践队踏上了一段充满红色记忆的历史之旅。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杨成武广场以及上杭县临江楼、国防教育基地,以“永远跟党走,奋进…
迎风险挑战,开发展新局
中国青年网潍坊2月21日电(通讯员赵国钰)“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