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基本信息:铜陵市下辖的枞阳县坐落于皖江北岸、大别山东南麓,襟江带湖、依山傍水。在枞阳县汤沟镇汤沟河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座占地约4500亩的光伏电站采用“渔光互补”方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养鱼,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该电站于2021年6月建成并网,由阳光新能源公司开发建设。该公司总部位于安徽,业务遍及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及土地综合利用等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枞阳县光伏电站就是该公司在安徽开发的一系列“光伏+”项目之一。
据介绍,该电站立项之初,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光伏发电、村民增收、空间利用、长江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光伏电站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提出了“渔光互补”建设方案。
发电情况:“光伏+渔业养殖”模式替代了当地传统的养蚌作业模式。如今,水面之上,一座装机容量达260兆瓦的光伏电站不断输送电能;水面之下,鱼类自由栖息繁衍。
在光伏板遮挡下,天性喜阴的鲫鱼膘肥体壮。按25年生命周期测算,这座电站除了养鱼的收益,还能带来约65亿度清洁电力,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环境增美的多重价值。
未来发展态势:近年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多种土地综合利用形式,不仅推动了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也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漂浮电站”使采煤沉陷区变身“阳光银行”,得益于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废弃土地再利用迎来了新契机。当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富民增收上,由于光伏板的遮挡,减弱了阳光对地表的直射,起到了涵养土壤水分的作用。同时,光伏电站建设方通过采取生态护坡、引水灌溉等措施,进一步稳固了荒山水土,改善了环境,逐渐使荒山恢复了植被。
当前,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中,多个“光伏+”典型案例入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0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