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厦门2月1日(通讯员 洪嘉扬)为了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团十九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作用。更好地落实“青春返家乡,逐梦建新功”的实践主题。2024年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调研团队员洪嘉扬在福建省厦门市新店镇开展该实践主题。在实践中,队员洪嘉扬走近翔安区某中小学,调研教师教学相关问题,以及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以及感受。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大兴。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呼唤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生面对的不仅是中高考,更是要面对未来进入社会的的几大难题。一,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沟通和写作能力。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五,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六,社交和人际关系能力。这一系列综合能力的挑战,也促使创新教育的需求有所提高。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了解当前教育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嘉扬 供图)
此外,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的一名师范生,一直以孔子为模范,学习论语教育。《论语》中多次强调学生要学会迁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在《学而篇》中有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而经过我这次的采访询问,发现当前教育在这方面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诚然,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可以为学习奠基厚实的基础。但却可能抹杀了孩子生来的一些思想创造性。小时候我们想法大多异想天开,有时候过多的学业压力让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拥有新奇的想法并付出实践。这些新奇的想法是学习知识迁移的具体体现,是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后在现实中举一反三的能力体现。因此创新教育尤为重要,以此保留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能力,甚至是进一步拓展挖掘这方面的能力。
图为对学生进行实践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嘉扬 供图)
那么如何创新教育呢?这是个重要的课题。首先,利用好当前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动画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生动形象地深入了解知识。再者,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模式,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混合式学习。以项目式学习为例,即教师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在学习探索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于项目完成后进行展示和结果评估,教师进行反馈和建议。如此一来,便能锻炼学生协作或者独立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能力并落实于实践之中,而并非是“读死书”,毕竟“纸上学来终觉浅”。
除此之外,儒家教育又讲究因教施材,孔子有许多学生,但他却能做到对待不同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生问的同一个问题,他也有不同的回答。孔子能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因教施材的可取之处,教师在对待不同学生时,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个性化地对学生教学教学,以保留学生一些难能可贵的特质,这便是个性化学习。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
紧贴时事,在几年前的双减政策落实,便有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相关话题,这二者有什么关联呢?应试教育在某种意义上造就了唯分数论,也便是“死读书”,但它同时也是顺应国情,快速选拔高水平人才的良策。随着双减政策落实,素质教育也便是兴起了,也让学生有了更多课余时间发展自我。但相对应的,教师们也面临着这么个新挑战,也便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高效学习,创新教育也就迫在眉睫了。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进一步深入了解到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更加清楚地感知到自己身为师范生身兼重担,我仍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为未来自己在教师行业中能够真正做到创新教育奠定基础,与诸位共勉!(通讯员 洪嘉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