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昔时及时雨,不见今日掌平洼
为了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2024年2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知’”社会实践队队员刘哲到达了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北部的掌平洼村,亲身感受先辈们留下的奋斗痕迹和刻苦精神,汲取力量再出发。
掌平洼村位于凤凰山脚下,三面环山,风景怡人。实践队队员与村里老人交谈后了解到,掌平洼村于明洪武初年建村,村子四面环山,中间洼地形似手掌,故而得名。掌平洼村辖6个自然村,全村近400户,1000多人,果林面积更多达1200亩,盛产杏梅、油杏、大樱桃等,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今天,掌平洼的居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掌平洼昔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自建村后至1977年前,掌平洼村里一处水源都没有,灌溉用水完全靠天等雨,再加上耕地大都在山梁之上,土地贫瘠,村里十年有七、八年欠收,村民生活苦不堪言。20世纪70年代后,掌平洼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学大寨”运动,一连奋斗几个春秋,把村里的山坡荒地改造成了梯形大寨田,使薄地变良田。从此,掌平洼村不仅人人有粮吃,还能为国家交上不少公粮。1967年起,掌平洼人民还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凿了螺旋井一口,彻底结束了掌平洼十年九旱的苦难历史。螺旋井始建于1967年,完工1977年,历经十年,我们不难想到其中的艰难困苦。掌平洼人民生活本就艰苦,当时又正逢十年动乱,村集体没有公共积累,开凿工作难以进行。这时,支部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制土法炸药、自制锤钎等工具的建议,并发出了“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螺旋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的豪迈誓言。在书记的带领下,掌平洼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工25万余个,开挖土石3万立方米,砌石2万立方米,挖出了井口直径18米,井深26米的螺旋井,彻底改善了掌平洼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人畜吃水,果树良田灌溉的问题,被村民称之为“生
命井”、“幸福井”。螺旋井,是上个世纪掌平洼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今天,时代赋予了螺旋井精神新的内涵,我们也要将中华民的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出美丽、漂亮、幸福的创业新篇章。
撰稿人:刘哲
古韵新声,格物致“知”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宇老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