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菏泽面塑——天下面塑出穆李

来源:山东大学商学院 作者:薄其武

一、起源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马岭岗镇穆李村(今菏泽市牡丹区),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

说到曹州面塑,菏泽人俗称“捏面人”,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早在尧舜时代,菏泽地处黄河流域,天灾水患连年不断,当地人为避灾祸、求平安,常去敬天地、祭神灵。为了节约祭品,后用“花供”代替牲物,初有“生面塑”和“熟面塑”两种。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刷色塑”和“染色塑”,这些就是早期的“曹州面塑”。数千年间,当地面塑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曹州面人”逐渐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

二、发展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菏泽面塑以其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而出名,具有造型简练鲜明、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色彩艳丽单纯的特点。

菏泽面人在推动中国面塑文化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就走遍了东南亚;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多次应邀赴澳大利亚、德国等国访问;现在仍有多人在外地留居,经营面塑技艺。如今,穆李面塑驰名全国,享誉世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菏泽面人在继承老一辈传统面塑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造就了如今面塑作品丰富多彩的景象,也成为人们的艺术欣赏品和菏泽的旅游纪念品。逢年过节在公园、市场仍能看到艺人的身影,师傅们在短短几分钟就能为你捏出逼真的花朵、活泼的娃娃、可爱的动物等让你喜欢的面人,当真是“面团在手,无可不塑”。

三、传承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面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面塑艺人的收入也逐渐提高。菏泽市面塑协会副主席穆绪建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单打独斗”的面塑艺人向产业化发展。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时海峰认为“面塑就是中国的‘手办’,要把面塑推向全世界。”他正在借助网络短视频平台,以拍抖音、开直播、开网店的形式让菏泽面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菏泽面塑艺术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依托民俗而生,却又顺应时代而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极广的受众面,是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面塑艺人们一直坚持面向市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不断地改进面料和色彩,发掘新的题材,进一步提升了观赏性,也有了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出现了很多新的技艺和人才。现从事面塑艺人已近400余人,他们走向全国及世界各地,使这古老的“指尖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4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与传播学院u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文传图书阅览室等待爱书的你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阅览室,找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走进书的……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法学专业师生赴人民法庭观摩庭审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推进法学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5月23日下午,我院法学专业师生走进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中国(辽宁)自由……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首次!拿下!中国好创意大赛国赛一等奖!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5月18日,第18届中国好创意大赛乡村旅游设计专项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武汉举行。由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袁博和尹嵩两位教师指导的刘芷含、周钰、万俊……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35.5%的毕业生进入行业头部企业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3年,法学专业迎来第十一届毕业生,19级法学班级共计82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学率3.6%、考公考编率4.9%,行业头部企业35.5%,法律服务相关岗位56%。截止目前……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第16届“大广赛”重装来袭

本网讯(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昊博)2024年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作品提交报送工作启动。校内组织单位:教务处,校内承办单位: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参赛对象为沈阳城市…… sycu新传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最新发布

“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进新征程”实践队开展线上直播科普
中国青年网济宁2月15日电(通讯员李佳鸿)为了科普科学文化知识,品颂党的二十大精神精神,并结合疫情防控安全需要,1月20日起,曲阜师范大学“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进新征程”实践队成员在前期调研工作及线…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标题: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日期:2024年1月14日-1月20日活动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导语: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绿色实践服务团针对微山县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发展进行调查,通过下乡询问、网上查询等方式…
记一次回乡看齐鲁中医养康与文旅融合创新之旅
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山东中医药大学博见淄闻队一行人来到淄博市张店区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在这里开启了探索中医养康与文旅融合发展研…
小小面团大乾坤——济南面塑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济南千百年的文化传承,演变出极具特色的非遗民俗文化。趵突泉园区北部的泺苑水街是济南第一条民俗文化街,来往行人在这条街上,可以看得到、听得到、买得到、学得到济南民俗文化,全…
传承季延精神 展现师大风采
2024年1月28日晚,为分享学习经验、拓宽学生视野、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努力奋进,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的实践队伍——“师心延情队”来到了晋江市季延中学,与众多高校的季延归来学子一同组织开展了以“…
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团队赴社区宣讲河博文物传承中华文化
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团队赴社区宣讲河博文物传承中华文化【正式报道】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团队赴社区宣讲河博文物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城社区,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寓教于乐的文物宣讲…
和谐美好的社区——社区垃圾我来扫
和谐美好的社区——社区垃圾我来扫习主席曾在调研时说到:“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而社区作为人们聚集的主要地点,保持社区的环境整洁也是创建美好生活的主要任务。而在这个寒…
追忆红色岁月,探寻齐河红色印记
寒假期间,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王睿涵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由青岛大学开展的以“青春实践展初心凝心聚力建新功”为主题的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拓展大…
探寻青州古城:穿过封尘已久的岁月,揭开古城神秘的面纱
青州,一个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古城墙上和记忆古城里,我们感受到历史与现实…
学习红色思想,勇担时代大任
学习红色思想,勇担时代大任(通讯员:范晨菲)在中国浩浩汤汤的历史中,出现了数不清的红色人物,他们身上的红色思想为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奠定了根基。红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属于我们中华儿女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