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食品安全宣传走进青青校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周钰晴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9日电(通讯员 周钰晴)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颁布实施,反对食品浪费不再是倡导和号召,而是责任和义务。2024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深入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推动开展“拒绝铺张健康饮食”主题绘画活动,以期形成勤俭用餐、理性消费的新风尚。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反食物浪费”主题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一、反浪费宣讲进校园,弘扬勤俭节约美德

“耕海牧渔”实践队深入荣成市第九中学,开展“反食品浪费”主题宣讲,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现场,实践队员围绕食品安全、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方面知识进行讲解,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爱粮节粮宣传课。通过宣讲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了勤俭节约的意识。

图为初中同学反食物浪费作品绘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二、反铺张绘画入人心,倡导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为推动移风易俗“四倡四禁”文明实践行动,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勤俭节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践队员在荣成市第九中学举办了一场“创建食安城市,反对餐饮浪费”公益绘画课堂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展现才华,踊跃参与,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作品创作。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了同学们对反对食品浪费的决心和态度。

三、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饮水当思源,吃饭要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态度。在此次绘画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反对食物浪费的观点和看法。许多同学都意识到了食物浪费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将在生活中减少浪费,珍惜粮食。

图为同学进行反食物浪费作品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四、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员深入校园,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实践队员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参与,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坚信,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崇尚节俭的重要性,还能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耕海牧渔”实践队也将继续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行动,切实贯彻“光盘行动”理念,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反食品浪费法的指导下,校园宣传活动致力于培养勤俭节约的新风尚,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光盘行动,共创美好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2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承母校之德,发锡院之光|无锡学院学子开展“优秀学子母校行”宣讲会
相约锡院,筑梦未来。为更好地传递锡院声音,展示锡院风采,无锡学院学子前往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开展“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暑散秋浓邂逅锡院,明湖之畔共度韶华为全面展现锡院魅力,团队成员精心…
河工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文宣队”寒期实践——宣传家乡,弘扬特色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文宣队”团队2024年“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家乡,弘扬特色”2024年2月20日当天,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文宣队”社会实践团队小组成员结合之…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撒播大爱火种 ,传递人间温情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撒播大爱火种,传递人间温情治国经邦,人才为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作为新时代青年…
走进大山包,感受自然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为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之际,我们走进大山包自…
返乡之行:昭通旅游业调研
三年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着疫情的结束,旅游业也迎来了复苏的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社会活动实践之际,以家乡为大课堂,对家乡的旅游业进行…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团团活力圈--展现青春活力
团团活力圈--展现青春活力“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
苏大学子下乡义诊,引领新时代新青年创新典范
2024年1月16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学生一行前往苏州市郊区进行了一场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体检服务,并用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帮助当地居民预测脑卒中发生风险。此次活动旨在推广和普及…
品质名达天下,阿胶千古配方
任何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参观完博物馆后,实践队员就品牌历史问题采访馆内工作人员,并了解到1968年,为支持国家工作,宏济堂将阿胶生产任务无私移交,2010年起,历经两年时间的考察、寻访、研发,走遍中国…
探寻扎西长征遗迹,感受红色旅游文化
近日,为探寻家乡的旅游业发展,我们来到了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以及红军街,感受红色旅游文化。威信扎西纪念馆,里面陈列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衣食住行,武器装备以及有关的长征故事,徜徉其中,感受历史的厚…
品质名扬天下,阿胶千古配方
通过参观博物馆,实践队员发现,宏济堂博物馆的展品无不体现着宏济堂百年历史的中医药文化的展品。展品中数量最多的是从清顺治年间一直到清末,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种中医药书刊,如宏济堂原藏的六大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