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4年1月31日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博物院参观学习,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之旅。
帝尧建都临汾,山西历史之悠久,作为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山西地上地下的古代遗珍灿若星辰。而山西博物院,正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logo是由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地的青铜鸟尊作为博物院的标志的创意来源。
《国家宝藏》中评价山西博物院时,这样讲到“根系三晋,贯通五千年华夏文明。”山西,成为中原之外重整秩序的起点,砌成走向盛唐巅峰的巨大台阶。奔流在命脉里的温热,贯通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首先,在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等历史文化展厅内,实践队员看到了丰富的历史文物,通过仔细观赏,实践队员更深刻地了解了文物的故事,体会到了千年山西的历史传承。在历史长河中,山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实践队员看到了古老的商业文书、农耕工具、民俗文化的传承等各类珍贵文物,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山西博物院在呈现千年文明的历史画卷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除此之外,在戏曲故乡展厅中,实践队员领悟到,各大戏台子、戏本来自经久不衰的戏曲传承。山西省是汉族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山西的四大剧种: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称为四大梆子。其中晋剧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晋剧也被称为中路梆子或山西梆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山西省中部,因此得名中路梆子。晋剧融合了晋中地区的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山西除“四大梆子”外,还有诸多地方小戏,繁花锦簇,瑰丽多姿。作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历代剧作名家荟萃、优伶辈出、舞台遍布,那一时的悲欢离合,风靡了数个王朝。这里是无愧戏剧的摇篮。无数个起点,才走出今日的三晋样貌。
接着,实践队员来到了山川精英、翰墨丹青、瓷苑艺葩等艺术专题展厅,看到了山西地区的艺术品和艺术创作,包括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等艺术形式,欣赏了山西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中,实践队员更加深刻了解到了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这使得它在国家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省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等特点。此外,山西省还拥有多样的地质遗迹,其中包括国家级、省级和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和保护区,如太行山大峡谷、红色嶂石岩地貌、碳酸盐岩峰丛与溶洞等。
“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山西现存古建筑数量众多、时序完整、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元以前早期木结构建筑居全国之首。山西博物院的《土木华章》很好地梳理了中国古建筑的脉络,分为早期营建、大唐遗构、千年法式、精工华筑四个单元,串起了中国古建的完整构架。工巧华丽的建筑艺术,让实践队员深深震撼,体会到中国古建筑的华美与精致。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该展厅展示了山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工艺、民俗习惯、传统音乐舞蹈等内容。实践队员通过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山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站在戏台前,可以想象,夜幕降临,一张麻纸贴上,两盏马灯高悬,一方小小舞台,演绎万古奇情。
通过参与山西博物院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不仅仅增加了对千年山西的了解,还培养了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心。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引领者。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为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未来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2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