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薄胎蛋壳黑陶杯的探寻之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张天豪

万物有灵,物周为器,在巧夺天工的背后,那澄澈透明的心境,那虔诚笃定的信仰,是祖先四千年前的模样。作为国家一级国宝文物,薄胎蛋壳高柄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平均厚度为0.3-0.5毫米,最薄处仅有0.2至0.3毫米,重量数十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因为薄如蛋壳,所以这类陶器也被称为蛋壳陶,标志着古人制陶技术达到制陶业的最高峰。今天,“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来到薄胎蛋壳高柄杯的出土地点——胶州三里河遗址,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试图还原薄胎蛋壳高柄杯的“出生过程”,一窥千年前三里河遗址先民的智慧,体悟传承千年的文化结晶。

黑中透亮,卓尔不群。在进入正式实践之前,实践团队通过互联网进行全方位信息搜查,提前了解器物的基本面貌。本次社会实践需要研究的器物为高柄杯,是薄胎黑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器形,外观黑亮,造型精致,体量轻薄,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高柄杯由杯身和杯柄两部分套接而成。上半部为直壁凹底的筒状杯身,顶部有宽平的盘状杯口。下半部为粗短的杯柄,直径比杯身略粗,呈筒状,末端与喇叭状的圈足相接,杯柄表面饰镂孔与斜线纹等。

技艺精湛,巅峰之作。实践团队于上午十时许到达胶州三里河遗址目的地,对该器物从考古学角度进行调查:从使用的陶泥到拉坯到镂空到烧制,陶杯制作的每个步骤都难度极大,要求苛刻。据考察以及当地的讲解人员介绍发现,在许多出土的蛋壳陶成品的胎体中,可以看到极其细密的同心圆拉坯痕迹,这表明在制作陶杯的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快轮拉坯技术,一般陶工无法胜任。同时,要形成蛋壳般厚度的薄胎陶器,还需要用刃口极锋利的刮刀类工具,边旋转边刮修坯泥,使器壁达到极薄。然后再晾晒干、长时间磨光。薄胎陶之所以光亮无比,正是在磨光环节中用磨光石对胎体表面做长时间打磨,导致胎体中的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由漫反射变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接下来再是镂孔、纹饰雕刻、高温碳化环节,烧制时需准确把握渗碳时机,包括温度、时长等。十几道工序完成后,一件陶器才算完成。这种成型技艺费工耗时,且需要制陶工匠具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即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仿制蛋壳陶也不是件易事。成品陶杯不施粉黛,胎质极薄,陶质细腻,表面光亮,偶有简单的镂空花纹,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征,被世界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文明昌盛,礼仪东方。“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调查发现,薄胎黑陶是龙山文化时期人们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反映,其用途和内涵展现了古代东方礼制的发展水平,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特色。考古发现,蛋壳陶主要出自于少数大、中型墓葬中,且一般不与其他遗物混杂放置,而是独自放置在墓主人的头边、脚边等。由此,蛋壳陶被赋予了明确的等级理念和礼制内涵,专供权贵阶层随葬用,象征身份和地位。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初步了解了薄胎蛋壳黑陶杯的大致信息,为接下来的实地调查奠定基础。

“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而后来到三里河遗址附近,目光所至新石器时代繁华的人类活动聚集地如今已变成一片白菜地,只有菜地外围的国家文物保护的界碑指示着前行的方向,仿佛在向实践队员无声地倾诉。绕行一周后发现,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部分地方都已经盖起了幢幢高楼,文物保护区上方的土地也种上了大白菜,可见实地考察困难重重。实践团队便将目光转向当地生活的村民,以访谈形式对村民进行采访调研。其中,一位自称居住在此数十年的老人提到,他小时候曾见过考古队在三里河遗址进行考古工作,据他回忆,当时工地范围很广,考古队对三里河北岸的大片土地都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同时,老人还为实践队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胶州历史名人高凤翰与胶州三里河遗址穿越千年的不解之缘。

1958年冬天,山东大学历史系韩连琪先生在青岛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中发现一件灰陶罐,罐小口、圆肩、深腹,时代较晚,上有高凤翰写刻的诗和题记。无独有偶,韩连琪先生在青岛文物商店又发现一幅古画,画上描摹一件有流有鋬的陶器,显然是龙山文化的陶鬶。这幅水墨花卉图,是清代高凤翰先生画作的摹本,上有与陶罐同样的题诗与备注:“介子城边老瓦窑,田夫掘出说前朝。老翁拾来插清供,结的莲房碗大饶。”“余家介子城下,土中偶得瓦器如罂罐,可充瓶供,插莲花房大如碗,饱绽坚实,以其气足生物有成也。”1959年11月下旬,时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师的刘敦愿先生,根据韩连琪先生提供的线索,来到胶县介子城边,证实了之前的猜想,确实找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就是如今实践队员实地调研的遗址——三里河遗址。

高凤翰的这幅水墨花卉为三里河遗址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不仅丰富了胶东地区龙山文化的研究资料,同时把龙山文化遗物发现的年代提前到200多年前的清代。其事虽小,却被传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听罢,“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队员无不啧啧称奇,高凤翰所处的时代距离三里河遗址足足有上千年,而高凤翰又向百年后的考古人提供了这份宝贵的线索,从而为考古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丰富经验,不禁令人感叹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传奇。

蛋壳陶以其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精美的艺术造型代表4000多年前中国制陶工艺的至高水平,它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孕育着源远流长的陶文化,用土与火书写着中国传奇,让后人能够通过它揭示并重新审视中华大地上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文明。“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实践团队不断回望祖先的印记,感受褶皱的纹理、制作者的温度和那超越言语、直击胸膛的文物魅力,在惊叹薄胎蛋壳高柄杯薄如蝉翼的美的时候,便已然沦陷于中华文化的奥妙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2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假期实践阅读《创客:新工业革命》有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号召中,我阅读了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新工业革命》,让对于身处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我有了新的感悟。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 华子裕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暑假工实践故事

又是放暑假的时候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既开心又烦恼的。开心是因为忙碌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放两个月的长假了。但我们也是有苦恼的,因为放假时间一长,我们就不…… 胡蕊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检验科实践故事

在学习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过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的关爱,更是因为习总书记提倡了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自己积极主动在地方疾控中心见习。…… 陶浩维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传承中华文化——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左传》有言:“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在古时,华美的汉服曾经被上升到和礼仪一样的高度,其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向世界展现东方大国的繁荣。而在这次暑…… 彭文婧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防范电信诈骗,时刻牢记心间——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居家工作学习,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和网络,并且在网络上人们对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不设防,这就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并衍生出许多新型的、完备的诈骗体系。于是趁…… 陈鸣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我的镇上卫生室——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今年暑假,我加入了我们学校的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团队本次的暑期任务主要有抗击疫情寻访活动,于是,我进入了我们镇上的卫生室实习了两天,虽说现在国内抗疫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范颖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第三次成功被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推进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江苏师范大学对报名的高校实践团队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南通大学……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成员前往江苏师范大学参加2020年“推普

近日,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一期活动培训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举行,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师生代表一行五人赴徐州参加了此次培训。十八大以……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为积极响应国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

曲园学子三下乡:情牵田家探振兴,志助乡村展新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为深入了解基层发展现状,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走近岭南饮食文化

2025年1月17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旨在深入体验并了解岭南地…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

最新发布

文传千古,博览万物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2017年4月19日,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曾这样指出。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重担,博…
承红色基因,扬时代风帆
在不同时代下,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自古以来,心怀国家的有志之士,他们正是国家的有志之士,他们也是国家的脊梁。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寸草春晖”实践团前往日照市图书馆、…
学习红色文化,践行服务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好两会的各项服务工作,确保两会的有序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投身于两会愿服务工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助力两会顺利召开。学习红色精神,…
泗海承风支教队二月二十日纪实
支教的意义在课堂之上,亦在课堂之外。由于天气原因,今日的支教课程取消,孩子们都留在家中。支教队成员趁着今天的空闲,再次走进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帮助协会的儿童服务站整理资料、撰写并制作宣传推文,协…
以团队接力奋进,续温州方言星火——杭州师范大学温州话歌谣、俗谚团队进社区线上活动顺利
地方方言承载地域文化,蕴藏着当地人民的精神财富,温州话是温州人民精神文化的具象表现。杭州师范大学温州话歌谣、俗谚团队本次开展的温州话歌谣、俗谚进社区的线上活动,利于加深儿童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增…
厚植红色文化,更扬时代风帆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
深入基层,感悟未来
曲阜师范大学“基层连线,共携曙光”实践队——深入基层,感悟未来在2024年1月11至2月20日的寒假社会实践中,我来到家乡潍坊市诸城市万里社区,参与社区工作,积极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深入家乡基层,为社区发…
教育实践
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进社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2024年2月14日早上七点十分,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层连线,共携曙光”队伍一行六人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上午九点,志愿者…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沧海拾遗,勇立潮头
淄博古窑,薪火永续。淄博的制陶工艺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誉为“五大瓷都”。在现代,淄博的制陶工艺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博物馆既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
经济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南通站
为切实增强全民反诈意识,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分团委南通站实践团于2024年2月开始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诈骗宣传活动,从社区到学校,遍布3区3市1县。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全体分团委南通站实践团同学。2月初,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