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行——《走进非遗之地,仰视文化之宝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翻译

走进非遗之地,仰视文化之宝光

唐山2月6日电(通讯员 田铭萱)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为了更好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助力文化事业的发展,2023年1月23日,我随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瑰宝”实践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非遗文化博物馆,探索湖南省非遗文化。

当前,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动下,“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发展路径。实践第一天,我们就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游览了一遍,浏阳花炮、湘绣、菊花石雕等传统文化的瑰宝遗迹在我们面前不断闪过,种种巧夺天工的手法技艺让我们所惊叹。“作为长沙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我们担负着不一样的责任。”讲解员为我们介绍种种非遗的同时,也介绍着这座博物馆的独特,她告诉我们,持续完善场馆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展厅展陈内容、大力提升服务品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学习团队慕名而来,这些都是她们脚踏实地在做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做好展览,更要做好宣传。”

图为长沙市非遗博物馆的菊花石雕。

通讯员 田铭萱 提供

浏阳花炮,繁星如梦,其绽放闪烁的光芒,正如浏阳花炮在全国的知名度一样四散开来。“很多人知道浏阳烟花好,但却不知道浏阳在哪里,浏阳花炮最古老的做法是什么样子。”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一幅木制雕刻图,上面展示着浏阳花炮的制作技艺——扯筒、褙筒、洗筒腰筒、上盘、钻引孔、插引、轧引颈、结鞭。惊叹于雕刻手法栩栩如生的同时,也对花炮的制作技艺繁杂细致感慨良多。“烟花厂的机器制作起来可就方便得多了,传统的花炮反而是越来越少。”讲解员笑着和我们说到,我也不禁细想,在工业化时代的推进下,传统花炮的制作技艺无论是制作周期还是安全性,都是无法和工厂制品相提并论的,但是传统手作的浏阳花炮绽放起来也有着工厂制品所缺少的岁月气息。好在有浏阳烟花的支撑下,传统的浏阳花炮文化不会销声匿迹,许久之后人们依然会记着它的辉煌。

“除去浏阳花炮,好多展品我都是第一次见到。”实践队员解丛瑜说道,湘绣、菊花石雕、花鼓戏等许多非遗文化都是众多文化瑰宝中的一员,“哪怕再多人看到这些老物件,但是它终归是有限的呀,只有展品背后承载的文化,才是可以发展的,才是以后可以去推广的,如果老物件只是以物件的形式存在,那么没有意义,它很快就会消失。”我们一行人认为讲解员老师所言非常有道理,非遗文化的数量之多,让我们难以将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保存起来,但是它承载的文化是不会断绝的,换句话说,承载文化的人,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只要还在,只要还有人懂得这些文化瑰宝是如何诞生,如何制作,如何延续的,只要还能够让它创造性发展,那么这样,这么手艺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

图为长沙市非遗博物馆的湘绣。

通讯员 田铭萱 提供

我不禁想,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现在逐渐被发掘但传承依旧是一件难事,这个问题我在非遗博物馆里找到了答案——或许是我们之前太注重于传承人的身份,一个文化不应该由一个人来传承,若是只有一个传承人在孤军奋战,那这个文化其实已经处在衰弱的边缘。研究非遗不应该只关注传承人本身,当这个非遗文化能够有其他人主动的来学习并作为自己的事业,本身其实比非遗传承人更加伟大,因为他不仅热爱这个文化,还通过这个文化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现在浏阳当地居民因为浏阳花炮而名声在外,这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努力,我相信浏阳花炮文化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衰弱下去,而湘剧、花鼓戏、湘绣这些非遗文化也将在当地人的热爱中,而逐渐走上台面,成为焦点。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每一件手工艺品,每一场台舞戏词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守护,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当下传统手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愿我辈心有惊雷,韧且行远,为我国的文化事业谱写动人华章。(通讯员:田铭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1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行——《实践探寻文化非遗 传承保护文化经典》
实践探寻文化非遗传承保护文化经典为深入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化瑰宝实践队”的团队前往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和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非物质…
穿越百年沧州 领略文武魅力
穿越百年沧州,领略文武魅力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愈发凸显。“不忘初心”实践队利用寒假时间来到河北省沧州市,深入发掘家乡文化。沧州市作…
曲园学子走社区:宣传环保意识,共赴美好生活
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27日电(通讯员马奎州)为深入体会社区生活,了解社区民情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同时从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指出的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志做有理…
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
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感悟红色精神,在重温历史中立根铸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种追求、一种动力、一种支柱,是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法宝。唯有精神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
汲取红色力量,续写时代华章
汲取红色力量,续写时代华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岁月奔涌,日新月异的万里江山,始终不变的是红色的底色。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读懂“红色”的含义,以红色资源…
青春暖夕阳,浓浓敬老情
为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了给老年人带去关心、陪伴和帮助,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2024年1月15日至1月20日,曲…
山大学子母校回访
母校衡水二中为进一步提高高三学子对大学的认识,树立拼搏目标,积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子回访活动,活动最主要的就是高校宣讲。当我再次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望着整整齐齐的跑操,听着熟悉的口号“二中加…
【社会实践】云端传递希望 知识照亮未来—“一起云支教”实践感悟(四)
为有意义度过寒假时光,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交流、实践和教学能力,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和中小学生相约“云端”,在交流中获得共同成长,一起度过这段短暂而有意义…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返家乡: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知行合一,笃行致远。实践,在我们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实践,可以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检验与应用。同时,…
【社会实践】云端传递希望 知识照亮未来—“一起云支教”实践感悟(三)
为有意义度过寒假时光,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交流、实践和教学能力,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和中小学生相约“云端”,在交流中获得共同成长,一起度过这段短暂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