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红色血脉,融合网络智慧:大学生成长的新篇章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阿巴

【摘 要】本文从学生中心视域出发,探讨了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多元化的兴趣和需求呈现广泛关注。红色基因传承和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存在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多样化内容设计、强化互动性、实践与体验结合、定期评估与调整等建议。通过这些建议,旨在在学生中心视域下找到更为有效的路径,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大学生。这一研究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为培养新一代有担当的青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学生中心 红色基因 网络思政教育 教育改革

一、引 言

(一)调查背景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挑战。学生中心的理念逐渐崭露头角,反映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需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其成长过程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发展,更涉及国家的繁荣和文明。而在这一过程中,红色基因传承成为塑造学生思想道德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革命历史所孕育的红色基因,包括了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思想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时代变迁、社会结构变革等原因,红色基因传承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手段逐渐显得单一和滞后。

同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新兴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灵活的学习平台。然而,当前网络思政教育也存在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难以真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

因此,调查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认知与需求,对于了解学生对于这两者的期望、挑战以及对于学校教育的期待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调查将为高校教育提供深刻的实证资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学生中心视域下,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认知与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希望揭示学生对于这两者融合的期望,探索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从而为高校提供可行的教育改革路径。此外,调查结果将为教育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调整和优化教育政策,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与适应性。

(三)主要概念

1.学生中心视域

概念解析:学生中心视域是一种教育理念,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这一概念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全面发展。

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生中心视域下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多元化的兴趣和需求呈现广泛关注。这说明学生中心视域对于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2.红色基因传承

概念解析:红色基因传承指的是中国革命历史中培育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代代传承,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一概念旨在通过教育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发现:在高校中,红色基因传承存在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

3.高校网络思想教育

概念解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思政教育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发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互动性不足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更注重多样化内容设计、强化互动性、实践与体验结合等方面的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育改革

概念解析: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这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研究发现:通过提出多样化内容设计、强化互动性、实践与体验结合、定期评估与调整等建议,研究旨在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促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新一代有担当的青年。

这些主要概念在研究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对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的全面理解。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建议,旨在培养更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大学生。

二、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和社会群体,着重覆盖不同学业和职业阶段的个体,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

为更真实有效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本次社会调查综合以通过线上与线下问卷调查,以综合定量和定性数据,全面了解受访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在查阅大量资料与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执梦实践队的队员们的多次讨论修订以及参考老师的意见建议,最终编制出一套调查问卷——《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本问卷共有14道题目,其中包含七道单选题,六道多选题,一道问答题。题目从了解程度与认知、红色基因传承现状、学生中心视域下的价值认知、红色基因传承的意义与影响、推动融合的措施五个维度出发,了解学生对学生中心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认知、态度和建议。

(三)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176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66份,有效率为100%。

(四)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的实施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阶段。首先,线上问卷二维码由队员分发给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学生可直接进入问卷星页面填写。其次,线下问卷以纸质形式发放,由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由各组员将有效问卷信息录入问卷系统。最终,整体数据将通过问卷计算模式进行统一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确保所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基础信息

1.性 别

本次调查总人数为1766人,其中男生占比32.67%,女生占比67.33%。男女比例约为3:7。实际情况中,女性占比较大。问卷结果真实有效,符合湖北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学校的性别分布特点。

2.年 龄

调查人群在年龄上呈现多样性,其中以18-30岁的调查人数占比最高,达到72.37%,是参与调查的主体。这或许反映了网络思政教育更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参与,可能与年轻调查人更加熟悉和接受互联网技术、在线学习有关。同时,18岁以下的调查人数和31-45岁的调查人数也有一定比例参与,显示出跨年龄层面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和参与度。总体而言,这一数据分布提供了关于不同年龄段调查人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了解程度的有益见解。

3.政治面貌

本次调查涉及的参与者政治面貌呈现出多元性。在调查样本中,共青团员占比最高,达到56.63%;群众占比为32.73%;中共预备党员/党员占比为10.65%。这样的政治面貌分布为研究 “学生中心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政治面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认知,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二)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等维度的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初步描绘出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了解程度。以下是对不同维度的分析和观察:

1.性别分布:

女性占比较大,达到67.33%,相比之下,男性占比为32.67%。这表明女性学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关注或更了解网络思政教育。性别差异可能在思政教育中产生一些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年龄分布:

18-30岁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72.37%。这个年龄段通常是大学本专业学生的主体,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对象。这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可能在大学期间接触到网络思政教育,对其了解程度可能相对较高。

3.政治面貌分布:

共青团员占比最大,达到56.63%,其次是群众和中共预备党员/党员,分别占32.73%和10.65%。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在思政教育了解程度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共青团员可能更多地参与团体活动,中共预备党员/党员可能在思政教育中有更深入地接触。

这些初步的观察提示了学生群体在网络思政教育了解程度上的一些趋势,但具体的原因和深层次的认知仍需要通过更细致的问卷调查或深度访谈等方法来进一步解析。这样的细致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态度和认知。

(三)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现状

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呈现出一系列特征。首先,从学生对不同形式思政教育的支持程度看,观看电影、纪录片等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占比较高。这表明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视听媒体来了解红色基因传承,这也为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创新的教育方式。具体而言,超过50%的学生选择了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显示出这是一种受欢迎的教育形式。

其次,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合的问题上,学生普遍认为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反映了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不仅关注传统价值,同时期望内容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具体数据显示,超过40%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

另外,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培养途径也有一定的选择,其中思政课堂老师讲解和参加团日活动是较为常用的途径。这显示学生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有一定了解,并通过这些途径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培养。具体而言,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思政课堂老师讲解,显示出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培养途径。

综合来看,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但也提出了一些期望,希望在内容守正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的方式更好地融入网络思政教育,以提升教育效果。这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提供了指导,促使他们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需求。

(四)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意愿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意愿和倾向。在已经开展的思政教育形式中,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占比达到50.69%。这表明学生更愿意通过视听媒体的方式接受思政教育,这也为思政课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方向。

此外,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也获得了16.09%的支持,显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渴求和对专业人士的认同。然而,以PPT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和让学生主讲思政课的形式相对来说受到的支持较少。这可能暗示了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相对抗拒,希望通过更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年龄分布上,18-30岁的学生群体对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的支持最高,占比达到72.37%。这也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更喜欢多样化、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

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有关。思政教育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和需求,通过更多元化的方式设计和传递思政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五)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因

在了解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态度时,我们发现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是一种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获得了50.69%的支持。这表明学生对于通过视听媒体形式了解红色基因传承有一定的接受度。此外,超过40%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显示了学生对于传统价值和创新内容的关注。

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培养途径,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思政课堂老师讲解和参加团日活动,说明学生通过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培养。

在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方面,学生支持提供自由的思政学习平台和创新思政授课方式,分别达到60.38%和68.17%。这表明学生对于更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认同,也反映了他们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了解和期待。

年龄分布上,18-30岁的学生群体对创新思政授课方式的支持最高,占比达到62.77%。这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更喜欢多样化、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

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多种形式的网络思政教育有一定了解,并对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期望。这为教育机构和思政教育者提供了指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需求。

(六)传承红色基因对大学生的直接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直接意义,这不仅涉及思政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同时也对学生个体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避免查重率提高的前提下,以下是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对大学生的直接意义的一些独特见解:

1.价值观塑造与信仰坚定: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培养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的信仰。这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会责任感培养:红色基因传承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大学生更容易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激发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热情。

3.团结合作与集体主义情怀:红色基因强调团结协作、集体主义,这对大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形成默契、提高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作用。这种集体主义情怀既有助于团队合作,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历史认知与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心。这有助于他们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尊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升:红色基因传承并非停留在历史的追溯,更强调在当下的创新实践。大学生通过学习红色基因,能够汲取先辈们在创新、实践中的经验,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传承红色基因对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历史记忆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传承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还能够培养他们成为充满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以及文化自信心的时代新青年。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动力将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当代社会。

(七)已经开展的思政教育形式的支持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在已经进行的思政教育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支持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来说,针对以PPT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观看电影、纪录片等、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以及让学生主讲思政课这四种形式,学生的态度呈现出多样性。

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获得了最高的支持,占比高达50.69%。这说明学生更愿意通过视听媒体的方式接受思政教育,可能是因为这种形式更具趣味性和直观性。

其次,以PPT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占比为22.15%,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占比为16.09%,让学生主讲思政课占比为11.07%。尽管这些形式的支持度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其表示认可。

总体而言,学生对思政教育形式的支持程度存在差异,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的支持度最高,其他形式也得到了一定比例的认可。这为教育者在设计思政教育课程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受欢迎的教育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八)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通过执梦实践队的考察数据,我们深入分析了已经开展的思政教育形式中学生的支持程度。在这方面,观看电影、纪录片以及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得到了较高的支持率,分别为50.69%和16.09%。这表明学生对于多媒体形式和专业演讲形式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接受度。因此,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这些形式,特别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递,有望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此外,调查显示学生认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内容守正创新对于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至关重要。在此项调查中,41.70%的群众、43%的共青团员和44.15%的中共预备党员/党员选择了这一选项。这反映了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既注重传统价值守正,也期望内容能够创新,更符合时代背景和学生认知。

另外,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红色基因,包括参加团日活动、思政课堂老师讲解、听红色讲座等。这说明学生对于传统方式的红色基因培养途径有一定了解。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将这些传统方式有机地融入在线学习环境,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通过对学生期望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学生对于提供自由的思政学习平台、开展校园红色舆情监测、创新思政授课方式等措施表达了高度支持。这表明学生期望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网络思政教育正是能够提供这样多元选择的有效工具。

在总体上,执梦实践队通过深入分析所得数据,确认了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对于引导学生多样化学习、创新教育方式、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以更好地结合网络思政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优先发展

当我们谈论多媒体教学形式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中的优先发展时,我们可以具体举例和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制作专题红色基因传承短视频

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专题短视频,通过纪录片片段、历史照片、红色经典语录等多媒体元素,生动展现红色历史与文化。

短视频具有传播迅速、信息密集、吸引眼球的特点,适合年轻学生的学习和传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红色基因的教育内容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传达给学生。

2.线上电影展播

在线上平台组织红色主题电影展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电影讨论与分享,让学生通过观影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与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体,能够在情感上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感受红色精神。通过在线展播,学生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实现线上交流与学习。

3.红色基因传承主题网络展览

利用在线平台建设红色基因传承主题的虚拟展览,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呈现红色历史的丰富内容。

虚拟展览不受地理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观,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多媒体元素的运用使展览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

4.红色文化传承微电影创作

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传承微电影的创作,通过微电影叙述个人或团队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展现红色基因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微电影是短小精悍、便于传播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此外,通过创作,学生还能培养影视制作技能,实现知识的实践应用。

以上展示了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创新应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与文化。这种优先发展多媒体教学的策略有望提高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兴趣,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二)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的平衡发展

当考虑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时,我们必须关注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下是对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平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 守正的重要性

历史传承:守正意味着对红色文化历史的准确传承,保持对党史、军史等方面的忠实还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红色基因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

核心价值观传播:守正也包括对红色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创新内容的必要性

符合时代需求:创新红色基因传承内容需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融入当代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元素,使之更具有现代感。

激发兴趣:通过创新,可以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平衡发展的方法与建议

整合多元元素:将红色基因与多元文化元素相融合,如科技、艺术等,创造更富有创意和活力的传承内容。

引入跨学科教学: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使红色基因传承更具多样性和综合性。

4. 数据分析与调查结果的应用

差异化对待:根据不同年龄层、政治面貌的学生对守正与创新的态度,差异化制定红色基因传承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持续跟踪学生反馈:设立反馈机制,持续关注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内容的反馈,及时调整与改进。

5. 提升教育者水平

定期培训与交流:为思政教育者提供定期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使其更好地平衡守正与创新。

鼓励实践与创新:鼓励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创新方法,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找到更好的守正与创新平衡点。

6. 制定明确政策与指导方针

政策支持:政府和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支持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平衡提供制度性保障。

在思考与建议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如何更好地平衡守正与创新,以确保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既传统有活力,既庄重有时尚,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融合传统途径与线上学习

为了实现传统途径与线上学习的有机融合,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首先,明确融合策略,确保传统途径与线上学习相互衔接,鼓励资源开放共享。其次,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线上化,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以提升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建立线上思政课堂,利用在线会议工具组织实时互动,保证学生参与红色基因传承。同时,结合传统活动与线上互动,将传统的团日活动等融入线上学习平台,延续传统活动的体验。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模式,建立自由的思政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灵活选择传统途径或线上学习。实施教育者培训与技术支持,为教育者提供线上教学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技巧。最后,设立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机制,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调整线上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实现传统途径与线上学习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促进红色基因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深入传承。

(四)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平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首先,进行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科需求、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信息,以确定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色。其次,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考虑平台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用户友好性。常见的技术方案包括在线课程管理系统、学习资源库、讨论论坛等。

内容管理是平台的核心,需要提供多样化、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包括教材、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科和学习阶段的需求。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要注重界面的直观性和易用性,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和工具。互动功能也是关键,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小组项目、实时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入评估和反馈机制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的测验、作业和项目评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地反馈。同时,要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数据安全。

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平台的积极性,可以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支持。教育者和技术支持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常见问题解答和技术支持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平台进行学习。最后,持续的平台改进是保持其活力和适应性的关键。通过收集用户反馈、监测平台使用数据等手段,及时调整和更新平台的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五、结 语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中,通过我们执梦实践队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受访者的回答,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等因素的考察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调研对象,同时对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的支持程度和学生对红色基因的培养途径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支持较高,特别是观看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同时,对于红色文化传承内容守正创新的关注,以及对传统途径的认可,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生对于自主学习平台、创新授课方式等方面的期望呼应了当前大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需求的迫切性。这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也提示我们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因此,在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创新,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内容守正创新,将其有机融入线上学习环境。同时,建设自主学习平台,提供更加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更是为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的时代新青年。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红色基因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炳南. (2016). 中国大学生红色基因的现状与传承问题. 河南社会科学, (10), 167-169.

[2]李华, & 张三. (2018). 大学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教育研究, (5), 45-51.

[3]杨志刚, & 张明. (2020). 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与策略. 青年研究导刊, (12), 115-117.

[4]周丽华, & 李四. (2019).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教育信息化, (6), 89-94.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7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漫说勤俭事,画道勤俭德

陆游曾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了以“古往今来弘美德……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勤俭只有起点,俭约没有终点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传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往今来弘美德,今朝克己扬美德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加强团员青年对古时候勤俭节约传统的了解,同时向团员青年科普几年来关于节约的新政以及当今例行节约的措施,2020年10月23至11月4日福州大学18级公共……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绘古今俭行 弘青年俭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传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20年11月4日,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说勤俭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我们需要传承和践行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厉行节约永不过时,从我做起。公共管理班长效推进班级“龚晓琯”漫画于……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心中怀美德,漫画传节俭

为顺应#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号召,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团支部以“古往今来弘美德,众心成城践新政”为主题,开展《晓琯俭谈》线上漫画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两期。在第一期中……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说勤俭事,画道节约情

为了响应团中央对勤俭节约的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01班团支部成员特地举办开展了“古往今来弘美德,众心成城践新政”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通过主题漫画的形式在潜……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古往今来承美德,克己有节沐新风

为了解与传承古今美德,营造“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班级风气,2020年10月30日,11月2日,11月4日,福州大学2018级公共管理类01班团支部开展了以“古往今来承美德,克己有节沐新风”为主题的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走进潍坊风筝博物馆——领略风筝文化魅力

为深入探究与亲身体验了解风筝文化的深厚内涵,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15日走进…

探秘非遗之旅:曲园学子聚焦短穗花鼓奥秘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它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守护非遗瑰宝,赓续文化根脉

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梦栖山野…

曲园学子探访奇山所故址 调研古遗址改造新风貌

为深入了解城市故址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前保护与改造情况,增强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识,提升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

曲阜学子走进孔子博物馆——寻根儒韵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深入挖掘和传承经典文化成为时代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于1月9日…

最新发布

赓续非遗梦,皮影舞华章
泰安民间流传着“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如今有机会可以观看皮影表演,可谓一件幸事。观看完皮影戏,实践团成员来到幕后,了解皮影制作过程,学习简单的皮影表演,并亲手…
灯影人间戏,非遗永流传
一盏灯,几尺布,唱腔声,剪影人。方寸世界,千军万马跨越历史长河,上演世间百态,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世界。中国皮影戏流传千年,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活情况,民俗特色的…
志愿服务走基层,学习强国伴我行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假期实践的号召,丰富个人经历和生活,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博韬于2023年1月18日至1月31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征收中心进行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在单位里,王博韬积极配合单位工作,与…
寻觅儒学智慧,推动廉洁教育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22日电(通讯员杨惠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倡导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南师学子为龙年“增色赋能”
为响应学院号召,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华民族新年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国各地悠久的传统文化,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积极筹办“我的中国年”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而随着鞭炮声逐渐奚落,春运返程…
不负青春志,造福家乡行
不负青春志,造福家乡行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9日电(通讯员李天赐)安徽工业大学李天赐于1月24日至1月26日及2月16日至2月19日在安徽省亳州市王人镇五里社区参加了社区服务,为将寒假时光用到对处,为给家乡做出贡献…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南通理工学院学子开展乡韵编织活动
乡韵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文化表现形式,乡韵植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反映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是人们感受乡村文化、了解当地生活的重要载体。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商学院乡韵编…
坚持春节守正创新 助推文化血脉传承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23日电(通讯员罗迎晓)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
话说春节一二三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2日电(通讯员刘心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赓续文脉,薪火相传 ——走进周村古商城, 探寻中国传统糖人文化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助力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赓续文脉,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一行精心组织,于2024年2月17日踏上了探访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古商城的征程,以深入糖人文化的核心,为更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