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 山水沂蒙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这首已经传唱了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同学们来到素有“山东小延安”之称的临沂,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一位年迈的游客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图1 团队成员在沂蒙革命纪念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苍松翠柏,百卉吐芳,前来祭奠英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宣讲员的讲解铿锵有力,挺拔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一堂堂生动鲜活的党史教育课直抵人心。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49年4月,主体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纪念塔高约45米,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金色大字为毛泽东同志所题写。走进革命烈士纪念堂,巨大石碑上,镌刻着62576名烈士英名。触摸着一个个名字,思绪闪回到硝烟弥漫的年代。
图2 抗战雕塑
抗日战争时期,红嫂张淑贞和婆婆王换于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王换于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沂蒙母亲”。张淑贞告诉女儿于爱梅,那个时候就算自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就这样,战时托儿所的42个孩子一个没少,张淑贞和于爱梅的婶子却有4个孩子因营养不良夭折。即使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她们也从不图回报。
“党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坚决跟党走。”在奶奶、妈妈的影响下,于爱梅也成长为新时代的“红嫂”。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沂蒙精神的宣传弘扬中。军营、学校、红嫂纪念馆……处处都有她拥军优属、宣讲沂蒙精神的身影。
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当时,沂蒙地区人口约420万人,其中就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拥军支前……
团队成员继而来到山东省政府旧址,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省政府成立的那段峥嵘岁月。大店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从明万历年间到清末,这里共出了七个进士,二十个举人。家族资产的不俗,使之建起了众多的地主庄园,有七十二堂号之称。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是原大店庄氏庄园的两个显赫院落“四余堂”和“居业堂”。庄氏庄园是大店庄氏家族自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末,建起的群团式地主庄园,每个庄园都冠以不同的堂号。看到八路军真心抗日,时任县参议员的庄孝光和庄氏族长、镇长、居业堂主庄余珍主动将堂号献出。省政府成立之后,省政府的七个厅局和抗大一分校曾分别在八个堂号办公。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日寇盘踞的堡垒。1940年11月,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第一一三师三三三旅旅长万毅率部一举解放了大店。大店解放后,省政府成立之前,这里逐渐成为山东的党政军中心。1939年,为了扩大抗日战线,建立抗日根据地,罗荣桓率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从山西挺进山东。1941年3月7日,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顺利迁移莒南并长期驻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5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