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小球转大球—弘扬传统手蹴鞠球之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魏梦瑶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艺术手蹴鞠球之美,我加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献礼,星火传承”实践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2月12日至2月15日期间,我一直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金乡街道黄金海岸小区学习传统手蹴鞠球的工艺,挖掘这一项沉睡已久的传统艺术。

图为实践队员魏梦瑶在自主观看视频学习手蹴鞠球的制作方法。 通讯员魏梦瑶 供图

手鞠球,本源自中国唐朝时的“蹴鞠”,可拿来抛掷把玩。公元7世纪流传至东瀛,发展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漫长的制作过程融入了制作者的心意,也成为一种带来好运和象征幸福的礼物,亦是“新年”的季语。这样等作品成型之后,它便会有自己的生命。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喜欢上了这门艺术,也有了些许的心得体会。做一个手鞠球需要心平,方可接受如此之慢的进程,写一个字最多花数秒时间,可绣一出个完整的蹴鞠球呢,短则一个时辰,久则一个白昼!绣球还求气和,方能确保丝丝线线一针不误,误了也只能平静地拆了重新再绣,否则,完成的作品就会毁于这一败笔。

制作一个手蹴鞠球,首先是缠素球,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缠得过松或过紧都不利于下一步骤的进行,缠绕素球时,我选择艾绒为球芯,艾绒有温补阳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等功效,冬日里使用最合适不过了。用无纺布袋将艾绒装起来,然后用棉花加以填充,使其呈较规则的球形,再用宝蓝色的绣线将其缠绕成一个规则的圆球形,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素球。其实在缠素球时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让绣线尽量不要重合,反而是越乱越好。其次是分区域,通过卷尺测量球体的周长并借助珠针,确定球体的南北极以及赤道,然后将赤道进行等分,我的素球直径大约为3cm,这里我选择八等分。第三部是绣基线,先用针把金色绣线固定在素球上,注意线尾要藏进球里,以免影响成品效果,然后按照极点–赤道分点的顺序依次缠绕,将线固定好后就做好了一个八等分球。最后是球体刺绣,这一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绣出图案,初学者也可以找网络上的教程进行学习观摩,同样的技法,不同的颜色搭配也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效果,这样一个个色彩斑斓手鞠球就诞生啦!无独有偶,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其他材料将其做成包挂、胸针、发圈等装饰品。

图为实践队员魏梦瑶制作的手蹴鞠球成品。 通讯员魏梦瑶 供图

在不断地练习中,我渐渐掌握了手鞠球的基本制作方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传统工艺,我在社区寻找了同样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同学,将我学到的手艺教给她们,我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图为实践队员魏梦瑶教同学制作手蹴鞠球。通讯员魏梦瑶 供图

物质文化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据了解,手蹴鞠球在中国几近失传,但是传承千年的遗产我们难道就看着他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手鞠文化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要像海边拾贝,将其一点点一滴滴重新收集起来,并拭去其上灰尘,使手鞠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广场上一枚闪亮的胸章!

(通讯员 魏梦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4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2020年8月11日,重温红色经典,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枪声鸣夜幕,豫章烽火扬。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10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今天是8月10号,距离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结束仅仅剩下六天的时间,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出了一些成果,没有老师每天督促,我们都是……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通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且我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了;另ー方面,我们也尽了自己的……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6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很多个项目,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每天的宣传都很到位,每一次看到这些宣传都……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5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去完成,小组有各自的任务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有些负责调……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日我们小组进行的活动是对身边最美榜样的视频拍摄活动,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是从不要求回报的人,他……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关爱老人,从身边做起
老年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关爱老年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反诈普百家,守护千万家
中国青年网潍坊2月1日电(通讯员单兴姜)随着信息通讯手段的提升与普及,智能手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而诈骗团伙为了适应环境也采用了电信诈骗这种全新方式,给不少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安…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2024年2月20日至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
【管理学院】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2024年2月20日至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
携手共建敬老社会,让夕阳更美好
中国青年网青岛2月13日电(通讯员李珊)爱老、敬老一直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流淌在我们体内的文化基因。无论是从周代创建的养老礼制度,还是春秋时期开始的古代养老文化,抑或从汉朝开始提倡的“以孝…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三星堆古韵,诵古中国华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三星堆,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距今已有近4000年…
【管理学院】探三星堆古韵,诵古中国华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三星堆,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距今已有近4000年…
情系母校念师恩,宣传曲师激成长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6日电(通讯员董磊)情系母校恩泽长,感谢恩师心意浓。为感恩母校培养,弘扬尊师重教,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毕力铜锌实践队”团队队员以“服务同学,回报母校,磨练自我,宣传曲园…
赓续红色血脉,寻访红色传承
赓续红色血脉,寻访红色传承中国青年网盐城1月28日电(通讯员朱子航)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
探三星堆古韵,诵古中国华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三星堆,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距今已有近4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