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2月19日电 (通讯员孙萌)
1月13日,为调查代际不同农民居住意愿,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入乡求真”实践队付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在走访与调查途中,实践队队员深入了解了竹泉村的发展之路,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图为高老书记向实践队队员讲解竹泉村发展历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滕延睿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次实践调查之行,实践队队员们收获颇丰。实践队队员们在竹泉村高老书记的热情招待下,参观了竹泉村村委会。高老书记为我们讲述了竹泉村的历史与特色:由明朝末年河南巡抚高名衡的堂兄弟高名寔迁此地隐居建成,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竹泉村里的竹以“六安竹”为主,是高氏族人五世祖曾任六安知府的高淑曾从安徽六安移植而来,在此基础上,景区因地制宜移植全国各地的竹子,使得竹泉村特色更为突出;除此之外,竹泉村的泉水是天然优质山泉水,不仅仅在景区里供人吟诗观赏,还把竹泉村泉水打出了品牌,发展了矿泉水产业,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当地特色产品发展,真正贯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高老书记在向我们介绍竹泉村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时,提到了“风水”。高老书记说道:“风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并不是封建思想,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大到山脉河流,小到摆件饰品,都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同时中华民族着重于风水的改变,也体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肯认命,坚持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民族一向提倡围三缺一,又如孟子牛山之木,都提倡了可持续发展,而竹泉村也认识到这一点,景区的开发与运营都坚持因地制宜,不过度开发,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给竹泉村村民,不仅仅保护了其原始古村落的景象,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体现了当地独特的特色,加入了非遗工艺,还相应的发展了基础设施与第三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提高了其生活水平,是“文旅+保护+振兴”的典型成功案例。
三千繁华,不如一抹湖光山色,独坐幽篁里,清泉石上流。竹泉村的成功让更多的乡村看到了希望,在进行开发的时候,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周边人民的意愿,真正实形成多赢局面。“入乡求真”实践队将继续深入乡村,挖掘其资源优势,分享相关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入乡求真”社会实践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车新颖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