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婚俗文化,感悟文化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

为了更好的了解婚俗文化的发展,领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队”实践队队员前往聊城婚俗文化博物馆参观。
踏入婚俗文化博物馆的时候,队员被眼前的一片喜庆的红色所感染,怀着热情开始了参观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奇妙之旅。很快队员就沉浸在馆中的文字中,观看着古代成婚的流程,看到古代成婚的精密流程,队员不禁感慨到古人的智慧。古代婚俗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传统的婚姻文化中,媒人是不可不提的。媒人,以古代又称为“冰人”。古俗中春秋为嫁娶吉时,而冰天雪地的冬季才是媒人为男女撮合牵线之时,帮媒人才有冰人之称,又称“媒妁”,民间俗称“媒婆”、“红娘”、“月老”。媒人所司职责,文雅的说法,是“通二姓之好,定家室之道”,通俗讲来就是男女婚事。
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表明了媒人在传统婚姻制度中重要角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婚姻必须有媒人存在,“无媒不成婚”。《诗经》中有诗句:“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可?匪媒不得。”所以后来人们便以“伐柯”。“执柯”来代称做媒,“伐柯人”来称呼媒人。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相并重的婚姻条件之一,没有媒妁的是不能成立的,这一点不公上升到的高度,而且被法律所规范。
《唐律.为婚女家妄冒条说》“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元明清时期的法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 解放后,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亲属不得干预儿女婚事。但是,旧的婚俗时有沿袭,或改头换面,比如昔日的媒人,改称介绍人;相亲为男女见面,比旧俗前进了一步。现代结婚流程可分为三步:定亲,行礼,结婚。
随着对古代和现代婚俗文化的发展的了解,队员也走到了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出口,站在婚俗文化博物馆的出口,队员回味着在馆中浏览的文字,心中感慨万千,既敬佩古人婚俗的环环相扣,又感叹现代婚俗的简单利落,就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简洁的方式发展壮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探究《易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024年寒假期间,易种实践队了解到很多人们对易经存在误解,有些认为这是八卦占卜,封建迷信,弊大于利。此次易种信仰实践小组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探究《易经》对现代社会人们对《易经》…
五校联合回访母校,线下宣讲圆满成功
2024年1月22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动科学院、葡酒学院等学院学生自发组成了回访母校宣讲队,联合吉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代表团队回访了他们的母校——瑞泉中学。…
观仁义胡同,悟中华美德
礼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便有着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为了更好的了解礼让这一传统美德,2024年1月26日,“赓续文脉,薪火相传”实践队前往聊城市仁义胡同感悟学习礼让这一美德。“仁义…
将科技为刃,辟未来之路
火灾事故不可疏忽,消防知识牢记心中。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秉承时代精神,彰显青春风采”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街道进行了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宣传消防知识,提高人们的消防…
健康伴我行寒冬送温情
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秉承时代精神,彰显青春风采”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祥和社区进行了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将全民健身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将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同健康相伴,与…
关注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践行时代信仰,传承精神火炬”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的一处水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水资源调研活动,旨在号召当代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动态,自觉担负起环境保护…
注入创新元素,推动艺术传播
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艺术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2月2日高唐县举办了《呈现-当代艺术展》主题艺术展。为了更直观地体验融入了创新元素的艺术展,2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
享创新之福行科技之风
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践行时代信仰,传承精神火炬”实践队前往山东济宁科技馆参加科创活动,希望通过此次实践互动,更好的了解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增强自身的技能,为自己以及社会的发展…
自动化学院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提前准备好了春联和年画,确保内容积极向上、充满年味。接着,逐户上门为老年人家的大门上贴上春联,并确保每一副春联都贴得平整、端正。在张贴过程中,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节日的快…
一纸一世界,一剪一人生
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民间艺术的瑰宝。2024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前往高密感受了一场盛大的剪纸文化视觉盛宴。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