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世界走进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岁月长河的智慧结晶共沉沦。应时代发展潮流,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于2024年1月25日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通过与滕氏布糊画的传承人对话以及参观滕氏布糊画的制作坊,了解其发展历程以及在传承背后的故事,不仅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践团参观滕氏布糊画的陈列馆)
团队成员深入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布糊画就业工坊,开展实地参观和学习。滕氏布糊画作为一下享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且独特。制作一幅布糊画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总体设计、配料、布糊、彩绘、装饰和组装,每一步的精益求精才能成就一件布糊画工艺品。
(滕氏布糊画的工艺流程)
(实践团参观布糊画就业工坊)
郝如香——滕氏布糊画的第五代传承人接受了实践团成员李月涵的采访,据悉她第一次接触到滕氏布糊画是在2003年,布糊画的精美立体感让画画出身的郝如香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最开始学习布糊画时,郝如香便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滕腾老先生挖掘并着重培养了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爷爷对我说‘你天生就是作布糊的’,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
(实践团成员李月涵采访滕氏布糊画第五代传承人郝如香老师)
最开始学习布糊画时学的是手艺,这对于美术出身郝如香来说并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郝如香发现这门艺术中的技法性的东西是需要认真去钻研的,这是学习布糊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后来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她逐渐遇到学习布糊画的第二个挑战——创作。学习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学习怎么做,更是要学习如何开自己之生面、创造出新事物。无论是在题材、创作手法、彩绘甚至配料等方面都要不断更新,这是在学习滕氏布糊画中的挑战,更是传承滕氏布糊画的挑战。
滕氏布糊画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不算是大众的艺术,故而提升其知名度、让更多青年接触了解并传承这门艺术是现如今的当务之急。郝如香每年会参加许多展会,以各种形式展览展销。由于布糊画全手工制作,不可实现全国铺货,线上推广也成了传承和弘扬滕氏布糊画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邀请艺人穿由布糊画制成的服装。
(张碧晨身着布糊画做的衣服开演唱会)
传承非遗文化,只有宣传是远远不够有的,更要有年轻的新生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现如今传承工艺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是七零后,没有青年力量的助力,滕氏布糊画难以发展壮大遍地开花。滕氏布糊画现在在承德的四个高校都有非遗工作室,吸引着年轻人加入传承滕氏布糊画的队伍中。除此之外郝如香也号召学习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加入到这个团队中,用专业知识帮助滕氏布糊画走入大众眼中。
本次社会实践,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聚焦滕氏布糊画的传承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旨在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滕氏布糊画,进而鼓励广大青年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新征程中,必须传承、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筑牢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继续书写中国梦的壮丽新篇章。
重庆大学“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
拍摄:李月涵
文字:林星垚
审核:张鑫华
2023年2月13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