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赋能乡村居住之动力——乡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赵芸

借助乡村旅游动力,赋能乡村居住活力

在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作为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业是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和保障。2012年以来,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年均增长在20%左右,基本上形成了分布广泛、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有效推进了各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促使乡村居民居住空间的意愿发生改变。为了更好的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同代际乡村居民居住意愿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异同,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入乡求真”实践队于2023年1月13日前往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去探究不同代际乡村居民的居住意愿。

走进村民委员会,了解竹泉村情况

在1月13日上午9点,入乡求真”实践队队员进入竹泉村村政府,老书记高爷爷热情招待了实践队员。经过与高爷爷的交谈后,实践队员了解到,竹泉村由明朝末年河南巡抚高名衡的堂兄弟高名寔迁此地隐居建成,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2008年,在最大限度保持原始古村落风貌的基础上,重新开发建设,竹泉村焕然新生,村民住上新社区,老村落变身新景区,形成一条依靠旅游业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图为实践队员与竹泉村高老书记交流 赵芸 摄

景区承包村里人的土地,每年发放给被承包土地的村民一笔钱,同时在最大限度保持原始古村落风貌的基础上,为村民修建新居,实现村庄的整体搬迁,将竹泉村分为“一新一旧”。“2008年春天开工,夏天我们就搬进了新房。”在旧社区不远的地方,便是景区建造的新社区。新社区统一灰瓦白墙,一排排四合院整齐排列。“这些是给回村的年轻人修建的,一般都是三居室或者四居室,老年人居住的房子在这些院子的后面,配套设施完善。”高老书记说。

图为新社区与老社区的对比 赵芸 摄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景区给村里有手艺的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像竹编手艺人、演员、保洁等等。同时也吸引到了不少年轻人,他们看到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也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开农家乐、旅馆,有的也在景区做点小生意。到2018年后,景区内外的饭店、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品、土特产销售门店等将近200家,还有一批家庭农场、采摘园等,日常可以解决一千多人就业。

深入竹泉村,调查访问居民

实践队员们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村不同代际居民对于居住意愿差别,在通过高老书记了解大致情况之后,对居民进行深入调查访问。经过一天的走访调查后,实践队员总结出社会经济、传统和教育因素是影响不同代际居民居住意愿的主要原因,由于对于高收入、优越医疗和教育条件的需求,该村的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继续留在竹泉村中发展,而是趋于向县城、城市发展;部分年轻人由于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愿意留在村中,在家附近或者景区里找工作;中老年人一般选择留在村中,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居住空间,一方面由于年纪渐长,适应了乡村的环境,留在村里便于照顾老人和孩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收入固定,或者务农或者打工,不愿意改变工作。“俺不愿意出去,在这里也怪好,在景区里干着活,也怪轻快,去县城里又买不起房子,小孩也没地方上学,不方便。”在家看孩子的婶子边说着边看着怀里的孩子。采访的大多数村民给出了差不多的回答,由于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竹泉村村民的就业,富了钱包,大多数村民的居住意愿就是留在村子里。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问卷调查 赵芸 摄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了竹泉村的华丽变身,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一碗“旅游饭”撬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大能量”。这让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改变了大多数村民的居住意愿,使其愿意留在乡村,并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情系社区你我他,共筑幸福千千结
情系社区你我他,共筑幸福千千结中国青年网伊宁市1月19日电(通讯员郑玉娇)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在这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同时社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史迹青春团队”赴广东南路革命化州
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史迹青春团队”赴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社会实践为了更好的领会红色文化,依托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024年2月3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史…
“情系母校,共筑石大”——淄博七中宣讲团赴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开展宣讲活动
为了感恩母校的悉心栽培,传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的魅力风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淄博七中宣讲团寒假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3年1月21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赴母校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进行宣传讲…
借力乡村旅游,提升乡村品质
借力乡村旅游,提升乡村品质“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黄河滩新闻稿
山师队员寻迹黄河,实践小队探索湿地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淮师学子返家乡——淮北市“暖冬行动”春运青年志愿服务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青春力量助力春运旅客有序出行,团淮北市委招募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淮北市“暖冬行动”春运青年志愿服务,为淮北春运注入青春活力。2024年2月12日,淮…
新职农走访实录
在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对农民的采访调查,并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这次走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对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前往湖北省的几个农村地区,联系到几个…
心手相牵,共筑未来:青农大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共度欢乐时光
1月16日下午,来自青岛农业大学“品孔孟文化,颂儒家精华”实践团的十名志愿者来到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景区并以该景区为主体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在曲阜市文物局团委副书记王福华的引导和接洽下,队员们顺利在山…
打破信息壁垒,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打破信息壁垒,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周倩妮彭舒芬胡海燕解悦彤)2月2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廖文宇在湖南省衡阳县栏垅乡寺松村,通过“村村…
反诈宣传进校园,网络安全入人心
反诈宣传进校园,网络安全入人心(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敖琪胡海燕解悦彤刘逸涵)1月27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专项活动实践团成员李紫菱前往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化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