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种源远流长的记忆,是传承活化的文化艺术基因,是自古以来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重地,山西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深入了解山西非遗的现状、保护与传承情况,并为宣传和弘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竹非遗队队员李思逸前往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开展了以“拾年味,传非遗”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让非遗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1月25日实践队员进入宁武县高级中学校385班宣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武毛尖茶制作工艺。春节期间,茶是走亲访友常见的礼物,实践队员这一活动很好地弘扬了茶文化。(李思逸 供图)
1月29日实践队员为参加宁武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2024喜迎新春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的孩子们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面塑的知识。(李思逸 供图)
2月1日,实践队员参加了宁武县春节联欢晚会,在会场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北路梆子。而听戏也是春节的民俗之一。(李思逸 供图)
2月4日在春节来临之际,实践队员参加了宁武县“笔舞新春歌盛世 文化慧民走基层”活动,在现场向书法家们学习毛笔字,体会手写春联的魅力。(李思逸 供图)
2月5日实践队员自主学习刺绣,缝制了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吉祥、招财进宝、贺新春的国潮醒狮。(李思逸 供图)
2月6日实践队员前往宁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海晓的海之晓工作室,向马老师学习剪纸。在马老师耐心仔细的指导下成功剪出一副带有浓浓春节气氛小窗花。(李思逸 供图)
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春节期间,大家可以通过参与各种非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演出、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丰富自己的节日生活,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和弘扬非遗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将这些非遗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