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文化繁荣春意浓,兼容并包展新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肖泽恩

中国青年网潍坊2月8日电(通讯员肖泽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实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在实践中体验文化美丽、挖掘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生不息小分队”实践团队员肖泽恩于2024年1月30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学习了解风筝的历史、应用及沿革发展;风筝的流派、种类和特点;潍坊风筝的流派、分类及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有关内容等。

实践活动伊始,队员肖泽恩在风筝广场仔细听取了相关部门对新时代潍坊的具体介绍报告,通过众多奋斗创造美好未来的实例,生动形象的阐明了“‘潍’有奋斗,‘坊’有未来”的新时代建设方针。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年画与中国风筝两大潍坊代表性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两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潍坊文化的发展采取牢牢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加快文化现代化发展,聚焦加力文化赋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井进,奋力开创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措施。对民间艺术的守正创新和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图 1相关部门介绍报告

随后,在相关人员的引导下,队员肖泽恩前往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雕像,雕塑上镌刻着风筝之祖鲁班。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鲁班用竹子为材料,在墨翟的经验基础上改进了风筝的材质,使得风筝更加小巧轻便。为了纪念他,后人专门铸造了这尊“鲁班像”。这尊“鲁班像”将双臂特化为双翼振翅欲飞,更显鲜活灵动。进入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后,队员肖泽恩来到了民间工艺体验厅。在这里,专业人员对潍坊本土民间工艺进行现场演示,队员肖泽恩观看并学习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方法。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其中,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通过学习和了解,队员肖泽恩对于风筝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风筝中蕴含的自由与解放、梦想与追求、忍耐与坚持、团结与合作。

图 2了解学习制作风筝

最后,队员肖泽恩仔细研读了潍坊具有代表性的杨家埠风筝介绍,此介绍以大量的实物、照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杨家埠风筝的历史、应用及沿革发展,全面翔实地阐释了杨家埠风筝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杨家埠风筝骨架制作简练,画面受木版年画的影响,绘画用笔简练、概括、夸张、色彩艳丽、朴实,题材多以年画中的“天官赐福”、“福禄寿”、“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等美好吉祥故事为主,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随着风筝比赛被纳入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和国内外风筝比赛的不断举行,随着“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一潍坊市发展思想的逐步深化,杨家埠风筝也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着国际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杨家埠风筝将以新的姿态踏上经济、文化、体育交流的舞台,成为促进潍坊地区发展的重要渠道,更成在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图 3队员肖泽恩研读杨家埠风筝历史

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手工艺品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促进了团队成员对艺术的不断探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精神追求。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了解,更好的营造了文化繁荣的氛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于中国一撇一捺、一文一墨、一丝一缕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认同,积极投身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循古迹,启新章,龙潭古镇故事长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应急救护筑安篱,街头巷尾安如旧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青春播撒田间梦,实践浇灌农耕情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牢牢把关防诈骗,共筑乡村宁谧天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承古启新探真知,特色实践文化梦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急救宣传播四方,生命防线坚如钢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摆手欢歌遍酉阳,民族文化耀光芒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酉阳古镇梦回千古,筑梦行程绘华章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传精神践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9日,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部和宣传部走进花园社区,联…

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从我做起

(通讯员王小连)4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在3301教室举办了本月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

最新发布

新兴力量进社区,奋斗青春正当时
新兴力量进社区,奋斗青春正当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我们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
社区扫雪,共建美好家园
瑞雪兆丰年,2024年2月初,安徽省淮南市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给城市换上了“银装”,这一场瑞雪的到来,虽然滋润了万物,但却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2024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暖冬走基…
关注老人学习,跟上智能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并使用智能手机。然而,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2024年2…
碳行固镇,助农致富
“双碳”行动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1月24日-1月25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寒假“碳”索乡梦社会实践团队在钱力老师和宋俊…
“双减之声”课外教育情况调查团第一阶段线上调研情况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国家相关部门…
聚焦社区实践,锤炼社会能力
聚焦社区实践,锤炼社会能力为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我校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利用“青鸟计划”小程序、“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选择实习实践岗位,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
学习教育家精神,访杏坛名师
老师,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呵护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探寻在日…
博物馆之魅:探索吸引力的根源
优参观流程,提供便捷服务实践队员们还发现,为了让观众更加舒适地参观展览,博物馆还优化了参观流程,提供了便捷的导览服务。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导览器等工具获取展览的详细信息,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和…
揭开博物馆吸引力的面纱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加强博物馆藏品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工作,推动博物馆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为…
寻访古村文化——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子赴榆社县任家垴村进行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的历史文化,帮助当地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2024年2月8日,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寻访古村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团队深入榆社县郝北镇任家垴村,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