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经济文化统一发展,增强群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掇菁撷华”实践队通过线上开会、线下调查问卷以及参观日照图书馆等方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灵活性、地域性、差异性等特点,保护难度较大,传统的保护措施包括法律手段、培养传承人、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等,但这些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自人类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以来,数字化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涵盖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多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实践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方面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实践队成员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得到实质的保护,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互联网“Z”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快速转型:一方面, 由科技引发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 导致非遗生存环境恶化, 依赖传统环境的非遗面临新的抉择或消亡;另一方面, 由信息技术、现代通信、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使传统意义上的非遗保护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为非遗资源的分类、保存、展示、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极大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快速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忽视,使其成为了一个被忽略的课题。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我被京剧、戏剧吸引,不禁让我震撼于中国的文化底蕴。当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中药文化被日本大片收购,我想知道,如何才能改变这样一种局面。通过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我认为我们应当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属于中国的文化深度。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与传统文化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应该互相促进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3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加快,既回应了数字技术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变革,又将非遗保护融入经济文化建设中。近几十年来的保护实践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在“两创”方针下我们更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模式的创新、激励传承人内在的传承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合理利用及构建合理的分配机制,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条例、实施细则的出台。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需要当代科技的助力,但数字化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因此,亟须通过加大针对非遗数字化的专业性规划和政策指导、加速拓展权威平台对接社会资源、培养青年综合型人才承担发展重任等方式,合理高效利用数字化等科技手段,赋能非遗,实现创新性发展。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成为传承非遗的新方式。非遗数字化保护将其从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财产变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快速实现远程传播、永久保存,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利用需求。数字化保护技术不仅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打破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而且深度挖掘了非遗的多元价值,实现非遗多向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49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