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学校社会实际的号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寒假不冬眠”实践队队员对中华美食——糁进行了解。

我们队员来到山东临沂,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糁”的历史非常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类似于今天的“糁”,因为这是直接用肉熬制的,只是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现在临沂人所喝的“糁”很有区别。因此,还有一种传说“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产物,结合了古代西域人的早餐习惯,在唐朝时传入内地。因此《临沂县志》有重要说明:“糁”系临沂人改创,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也有“糁食”。

糁这种美味到底是如何做出来呢?我们实践队了解到,正宗的临沂“糁”用牛骨加水在瓦罐熬汤煮沸,再下入大麦仁、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及以由公丁香、丁香、花椒、陈皮、砂仁、肉豆蔻、石榴子、玉桂、官桂、玉桂子、桂枝、白芷、茴香、良姜、豆蔻所研磨而成的中药粉,香油、醋是出锅后所放。一碗小小的糁竟然需要这么多步骤,这实在让人吃惊。
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准并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入选的9个项目中,代表临沂传统饮食文化的名小吃“糁”入选非遗目录。

此次实践调查非常成功,不仅让我们体味了美食,也让我们了解了糁的由来,看到政府对非遗做出的努力,我们相信非遗一定会好好的被保护,慢慢的走出中国,让全世界的人可以体味到中国的美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3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