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郑州大学研究生实践团:赏钧瓷览千载国韵,访神垕探非遗传承

来源: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冉培艺,薛智敏

(一)实践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钧瓷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兴于唐,盛于宋,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享誉世界。2003年7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钧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引领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张雷老师带领6名硕士研究生组成实践团队,赴禹州市神垕镇,通过搜集文献史料、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探访钧瓷的历史、地理、文化空间,坚定历史自信,感受新时代中国钧瓷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魅力,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历史风貌。

(二)团队介绍

1. 指导老师:

张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在《军事历史研究》、《河南日报》、《理论建设》发表学术、理论文章3篇。参与完成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

2. 团队成员:

冉培艺:历史学院2023级研究生。担任此次实践活动的队长,统筹团队开展实践活动,主要负责组织管理,任务细化,联络当地相关单位,邀约当地名家大师并完成与新闻媒体对接等工作。

相荣:历史学院2023级研究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负责文字、视频剪辑工作。

薛智敏:历史学院2023级研究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负责文字材料记录、整理以及后续宣传工作。

张鑫涛:历史学院2023级研究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负责实践期间的摄影、摄像工作。

李渊博: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2023级研究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负责图片整理和文字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后期宣传工作。

任欣钰:书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负责文字记录以及实践过程的材料准备。

(三)实践过程

1. 拜访钧瓷大师,感悟匠心传承

1月23日,实践团拜访了望嵩书院90后钧瓷传承人王奔老师,王奔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制作钧瓷的原料、流程、工艺与注意事项,团队成员领略了钧瓷窑变之美和神垕镇世代相传的工匠精神。随后,拜访三味瓷屋艺术总监董耀伟、主理人董智博和道玄创始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志军。董耀伟老师对神垕的历史风貌颇有研究,他说:“神垕与‘土’有着不解之缘,‘垕’字与当地窑业兴旺有关。”由此,实践团成员学习到神垕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对钧瓷诞生、发展有着极大的原发性动力。董智博老师带领实践团参观钧瓷制作环境,大家对制瓷的全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与刘志军老师交流时,大家接收到他设计作品时的多元理念,并感受到钧瓷“器有形而神无尽”的意境之美和现代多元风貌。

董耀伟老师讲述钧瓷烧制历史

董智博老师修整钧瓷素坯

2. 走访钧瓷企业,点亮文创思维

1月24日,实践团到访大宋官窑神垕老街店。在与大宋官窑老街店总经理王志红老师交流后,实践团成员学习到大宋官窑“窑火凝珍,求真去凡”的品牌设计理念,见证了钧瓷在国际交流中具有外交文化名片的重要作用。钧瓷乃国之重器,国礼钧瓷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精神。大宋官窑的作品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窑火的淬炼后向世界传达着独具特色的东方美。随后,实践团还到访钧言堂。与主理人的交流中,感受到新时代的钧瓷创作融入了更年轻、时尚的文化符号,店内“钧瓷+”的周边文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以融合古风、新貌的文化创意为主题,依托生活化的钧瓷周边艺术品走出了钧瓷非遗“文化重构”的新路线。

王志红老师讲述钧瓷造型寓意

团队成员与钧言堂主理人合影

3. 参观钧瓷博物馆,聚焦专业视角

1月25日,在钧瓷文化研究室主任李少颖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深入了解禹州钧瓷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距离接触传承千载的钧瓷文物。钧瓷兴于唐、盛于宋,历经金、元时代之凋敝,明清蛰伏,终于到新中国后复兴,不同时代都有其审美特色和价值追求,千钧万变,意境无穷。追溯历史,下白峪窑址是神垕古镇具有最早考古学依据的遗址,实践团成员从环境考古、历史地理的学科思维出发,从实地和博物馆两重角度感受到神垕镇陶瓷生产空间的历史性动态变化。

李少颖老师向实践团讲解钧瓷历史

团队成员参观河南钧瓷博物馆

4. 漫步神垕老街,吟咏千年窑火

1月26日,实践团抵达神垕老街,驺虞桥、人民电影院、伯灵翁庙、沿途的笼盔墙和钧瓷遗迹都向团队成员诉说着老街的历史。这个“活着的古镇”有这样一段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生动地描绘了神垕古镇窑火不息、老街欣欣向荣的景象。团队成员成员在古建筑、青石砖、笼盔墙之间感受到钧瓷文化的厚重,透过千载积淀领略中原名镇的风采。

神垕老街望嵩寨

(四)实践感悟

通过本次神垕钧瓷探访之旅,团队成员纵向学习了钧瓷的发展历史,切身体会了钧瓷制作工艺,深刻领略了钧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从研究角度出发,钧瓷不仅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语言的载体。从历史文献中来,深入到钧窑遗址、钧瓷文物、钧瓷产业、钧瓷文化、钧瓷空间聚落等多维度的现实去,极大地扩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材料、提升了研究思维,进一步增强当代青年对钧瓷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历史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专业历史研究。

团队成员在大宋官窑门前合影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看到长期驻扎作坊的钧瓷艺人,被他们那“特别能坚守”的精神所感动。“匠人精神”不仅适用于制瓷器,也适用于科研工作。这让团队成员也对当代钧瓷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更深刻的思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的:“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新时代在召唤,钧瓷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又要根据时代特征大胆创新,从制作到宣传都要勇于迈开步子,走出神垕,敢于与世界对话。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承担文化使命,在党的号召与带领下,为钧瓷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注入青春力量,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弘扬钧瓷艺人匠心精神,助力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上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9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晋湖师人,坚毅军训者

白露时节,秋分将至,秋风已然飒飒而临,带来丝丝凉意,但炎炎的烈日却丝毫不减仲夏之温,洒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军训场上,洒在我们新晋湖师人坚毅的面孔之上。我的面颊上是热辣的炎阳,我…… 傅烁匀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于不同中成长,于重复中历练

大学的军训和高中的非常不一样,高中的时候只需要戴上帽子,戴上手套,而大学的军训我需要穿一整套的“假军装”。开学的头几天真的非常忙,我们要体检,要参观校园,要听各样的讲座,要…… 董方舟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太阳初升时出发,繁星点点时归来

短短的三天军训,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是军训的第四天。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同学们背着背包向篮球场走去,我们对新一天的军训充满着期待。7:20,同学们准时在操场上集合。一眼望去,操…… 于萧萧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如此的军训,如此的我们

军训是怎样的呢?是累的吗?是累的吧。汗珠爬过额头,坐上鼻梁的滑梯,蹦跳到鞋面上,最后受到灼灼阳光的召唤,变成天上无精打采往西方赶路的流云。风的缺席让云在空中静止,一样被按了…… 楼佳怡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一阵子,受益一辈子

还记得小时候看阅兵,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挺拔的兵哥哥,看着他们从天安门前走过,心中的荣誉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他们是我小时候最初的偶像,他们是全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长大了,我更感…… 李俊逸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教官的教诲,不灭的印记

不知不觉,军训已经是第四天了,我们与前几日一样早早的在训练场等候着教官的到来。还是和前几日一样,“调整军姿,身体向前微微倾斜”熟悉的声音在训练场中余音绕梁。教官对我们的的动…… 李星杰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振少年雄风,展少年风采

没有一场军训是轻松容易的,但军训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军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更训出了少年应有的姿态,提振少年之雄风。军训场地上,教官的指令铿锵有力,同学们的动…… 张哲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九月的迷彩,难得的考验

军训在现代的安逸中是一节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生活的舒适已经在慢慢侵蚀现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吸取着现代人的阳刚之气,影响着现代人的三观。越来越多的人只想做舒适的工作,但是却期盼…… 石敏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最新发布

聚焦于社会生活,投身于社区辅导
2024年1月28日,我们社区辅导团队在滨河社区中心展开了为期10天的社区辅导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
访红色基地,悟革命精神
为学习红色文化,进一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扬精神力量,奋进新时代”社会实践队队员刘露洁于1月25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践队队员在此倾听先烈故事,感受革命先辈…
曲阜师范大学|“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批示精神,提高公众对秸秆禁烧的认识,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2024年1月15日至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知行合一,躬耕实践”社会实践队…
深入调研,聚焦实际
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扬精神力量,奋进新时代”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日照市等地深入调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分…
预防甲流传染,铸就幸福生活
为了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青春志愿者在山东菏泽曹县张大庄社区开展了一次防范甲流的志愿活动。甲流全名为甲流流感,它是由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常发生在冬春…
共建美丽社区,改善生活环境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
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迅速,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社区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垃圾堆积、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
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义务辅导学生功课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讲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回到家乡,进入社区…
泥塑绘就多彩画卷,非遗濡染乡土文脉
泥塑绘就多彩画卷,非遗濡染乡土文脉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25日电(通讯员王超)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深深植根于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一传承的载体,承载着社会的灵魂和记忆的珍贵宝…
重访红色足迹 谱写文化华章
1月24日至26日,集美大学“红色引擎”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州鼓楼和平潭等多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开展“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
“郎聚英才 溪引你来”安徽省郎溪县大学生春晚志愿实践活动
本人作为“郎聚英才溪引你来”大学生春晚志愿实践活动中的一员,于1月30日至1月31日在郎溪县第四小学报告厅参加大学生春晚志愿活动。参与大学生春晚志愿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我不仅锻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