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年磕子传葛村,面塑之花绽芳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尹嘉伊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百年磕子传葛村,面塑之花绽芳华

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30日电(通讯员:尹嘉伊)

在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内开设的葛村榼子门店,拜访非遗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寻找童年记忆中的面食榼子,探索葛村榼子的传承新模式。葛村磕子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凝集了山东人民丰富的情感。此次实践中,队员们深深感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走进十几平方米的“葛村榼子”门店,琳琅满目的榼子让人目不暇接,巴掌大的传统鱼形榼子、“吉祥如意”“慎独克己”的系列榼子、半人高的大型榼子……这便是磕子匠人几十年来的心血。

图为即墨古城内葛村磕子门店。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实践队队员在拜访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中了解到,葛村榼子,学名“果模儿”,方言里念“ka”子,是卡花的模具。是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负盛名。

葛村磕子源自清代道光年间,是葛村人民智慧的结晶。葛村村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他们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宣传和展示葛村磕子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同时,他们还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新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面塑作品。

图为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山东人特别是胶东人,家家户户喜欢在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将和好的面团放入磕子中,磕出漂亮的花纹,然后上锅蒸,做出好吃中看的花样面饽,增添节日的喜庆。

葛村榼子用料主要选用质地细致、软硬适度的梨木、苹果木和山楂木,特别是选用直径40厘米以上的粗大树干,这样的木头才出料,才筋到,不裂纹,不变形,可用上百年。俗话说,“三分匠人,七分家什”。榼子的雕刻工具五花八门,木墩、木槌、铁凿……铁凿也因作用各异而名称不一,平凿、抢凿、起凿、钻凿、站凿、鱼头凿、鱼眼凿……

图为实践队队员现场学习王丕文老师的雕刻工艺。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即墨文化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非遗传承人在即墨古城内开设榼子门店,王丕文在店内制作并销售榼子,他的子女还开设了网店,通过互联网,把“葛村榼子”卖到了世界各地。政府还特意在当地几个村里宣传招生,仅几天时间,就有20名青年人前来报名学技,这为非遗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表示他要将这门雕刻手艺传承下去,不仅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孙子,王丕文还被聘请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饽饽榼子大师工作室的特聘专家,每周去给学生们讲授榼子的雕刻技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与王丕文老师的讲授课。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在榼子匠人的手中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不论榼子的花样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发展,这门传承了400多年的老手艺,一直是王师傅所坚守的事业。实地探访后,我们心底对王先生这样的手艺人更深感佩服。在当今这个更迭迅速的时代,正是他们的初心与坚守,才造就了如今榼子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葛村磕子门店。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图为葛村磕子门店内展示的磕子。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葛村磕子技艺为“古遗十法”,严格遵循了传统的雕刻工艺,保持了美观大方、图样众多、观赏性强的独特风格,对这一传统技艺实施有效的保护,有利于让这朵民间技艺的奇葩绽放出更浓郁的光彩。葛村磕子经过历代雕刻师傅的不断改进与总结,以父子相传与师徒相传相结合的方式流传至今,并已形成一整套流程完备的制作工艺。

即墨葛村的磕子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见证了葛村村民们的智慧和才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独特的面塑技艺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来欢乐和感动。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外出旅游,体验外地文化风情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旅游,作为一种放松心情,增长知识的方式,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近日,我们有幸参与了一次外出旅游活动,深入体验了异地的文化风情,感受了不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访谈:再度考察
湖师学子寒假访谈:再度考察2024年1月28日星期日,湖北师范大学霁月风光实践队成员继昨天的考察后,又来到了枝江市的“四馆一中心”。除了昨天考察的枝江历史文化博物馆外,在访谈时该地的“四馆一中心”等,…
饮水思源访母校,一步一履总关情
本网讯(通讯员张家宾)为感念母校的培育之恩,激励起学弟学妹们的学习动力。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实践队队员于1月17日来到了淄博市第一中学进行走访,队员们进行了校园走访、课堂交流等活动。一、走…
推动城市更新建设 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老旧小区的问题。这些老旧小区存在房屋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大力实施城市…
讲好家乡传统 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茶文化,如同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千年的积淀与韵味。它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口中的甘甜,更是心中的情…
重回知识的摇篮,探寻未来的方向
本网讯(通讯员钱紫琦)为怀念母校,感谢恩师,同时积极响应曲阜师范大学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回首来时路,再续母校情”社会实践队伍于2024年1月17日走进家乡山东淄博,于母校山东省淄博第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美丽乡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美丽乡村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27日电(通讯员唐思齐)在寒假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来到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深入农村,聚焦共建美丽乡村的努力。通过参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关注道路、健身…
柳腔唱响乡村:守护乡愁的声音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探柳寻腔实践队于1月15日对青岛即墨双塔村民俗文化馆与青岛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实践队成员在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观看了柳腔剧团的彩排表演并对其进行采访。柳腔的曲牌主要包括演…
情连宝中 缘系河海
为感恩母校、宣传河海,毕业于江苏省宝应中学的河海学子们回到了母校,与在校生分享在河海大学的求学经历和取得的成绩,向同学们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概况、校园风采与发展前景,并为学弟学妹们解答了成长路…
普及性教育,齐心协力行 ——“悦性韵“实践队街头采访青年群体并普及性教育知识
近年来,部分青年因为性知识缺乏、性道德滑坡而发生性暴力犯罪或遭受性暴力摧残事件所反映出来的青年性教育缺失,给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鉴于此,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悦性韵”实践队走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