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百年磕子传葛村,面塑之花绽芳华
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30日电(通讯员:尹嘉伊)
在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内开设的葛村榼子门店,拜访非遗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寻找童年记忆中的面食榼子,探索葛村榼子的传承新模式。葛村磕子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凝集了山东人民丰富的情感。此次实践中,队员们深深感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走进十几平方米的“葛村榼子”门店,琳琅满目的榼子让人目不暇接,巴掌大的传统鱼形榼子、“吉祥如意”“慎独克己”的系列榼子、半人高的大型榼子……这便是磕子匠人几十年来的心血。
图为即墨古城内葛村磕子门店。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实践队队员在拜访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中了解到,葛村榼子,学名“果模儿”,方言里念“ka”子,是卡花的模具。是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负盛名。
葛村磕子源自清代道光年间,是葛村人民智慧的结晶。葛村村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他们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宣传和展示葛村磕子的制作过程和艺术魅力。同时,他们还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新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面塑作品。
图为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山东人特别是胶东人,家家户户喜欢在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将和好的面团放入磕子中,磕出漂亮的花纹,然后上锅蒸,做出好吃中看的花样面饽,增添节日的喜庆。
葛村榼子用料主要选用质地细致、软硬适度的梨木、苹果木和山楂木,特别是选用直径40厘米以上的粗大树干,这样的木头才出料,才筋到,不裂纹,不变形,可用上百年。俗话说,“三分匠人,七分家什”。榼子的雕刻工具五花八门,木墩、木槌、铁凿……铁凿也因作用各异而名称不一,平凿、抢凿、起凿、钻凿、站凿、鱼头凿、鱼眼凿……
图为实践队队员现场学习王丕文老师的雕刻工艺。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即墨文化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非遗传承人在即墨古城内开设榼子门店,王丕文在店内制作并销售榼子,他的子女还开设了网店,通过互联网,把“葛村榼子”卖到了世界各地。政府还特意在当地几个村里宣传招生,仅几天时间,就有20名青年人前来报名学技,这为非遗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表示他要将这门雕刻手艺传承下去,不仅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孙子,王丕文还被聘请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饽饽榼子大师工作室的特聘专家,每周去给学生们讲授榼子的雕刻技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与王丕文老师的讲授课。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在榼子匠人的手中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不论榼子的花样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发展,这门传承了400多年的老手艺,一直是王师傅所坚守的事业。实地探访后,我们心底对王先生这样的手艺人更深感佩服。在当今这个更迭迅速的时代,正是他们的初心与坚守,才造就了如今榼子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葛村磕子门店。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图为葛村磕子门店内展示的磕子。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葛村磕子技艺为“古遗十法”,严格遵循了传统的雕刻工艺,保持了美观大方、图样众多、观赏性强的独特风格,对这一传统技艺实施有效的保护,有利于让这朵民间技艺的奇葩绽放出更浓郁的光彩。葛村磕子经过历代雕刻师傅的不断改进与总结,以父子相传与师徒相传相结合的方式流传至今,并已形成一整套流程完备的制作工艺。
即墨葛村的磕子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见证了葛村村民们的智慧和才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独特的面塑技艺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来欢乐和感动。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