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鉴腊八日,社区快乐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刘盛丹

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体验节日文化特色。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情系社区,青春聚力”社会实践队队员刘盛丹于2024年1月18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卧龙官庄村学习了解腊八节节日来源,进一步体验腊八节文化习俗。

时值腊八,浓厚的节日氛围,实践队员在于老人一起准备腊八所用的食材时询问老人关于腊八节的节日来源。老人说:“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在以前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在北方经常提腊八节,例如在北方就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然而在南方腊八很少提,因而逐渐的腊八节成为北方的节日。”

图为实践队员准备大蒜瓣儿的过程。

准备好了大蒜瓣儿,实践队员和老人一起开始制作腊八蒜,老人说:“泡腊八蒜是北方地区一道主要流行的传统小吃,做法也是非常简单,腊八蒜的材料也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根据老人的指导,实践队员把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可以密封的罐子或瓶子这样的容器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就完成腊八蒜的制作了。实践队员询问老人大蒜最后成为什么样子,老人笑着说:“这就与腊八蒜的由来有点关系了。在制作完腊八蒜之后,需要把它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成绿色。”

图为老人做腊八蒜的过程。

放完后,老人继续说:“民间有句谚语叫“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儿”,后来逐渐演变成腊八节这一天,各商家出来拢账,债主送腊八蒜到欠他钱的人家,意味着你应该还钱了。也有种说法是欠人家钱的就用“蒜”代替“算”,用来表示忌讳。”实践队员问老人:“那最后的醋还有用吗?”老人说:“其实不只有腊八蒜,还有腊八醋,腊八蒜要泡到大年初一,大部分人们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时有些人喜欢蘸醋,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腊八醋也久放不坏。”

据老人分享,腊八节其实不仅有腊八蒜、腊八醋,其实也有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佛粥”,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据历史可考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曾记载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从寺院我们可以看出,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其实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铭记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以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为方式纪念释迦牟尼。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不同地区腊八粥的食材不同。在山东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有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等熬制而成,熬成后通常还加一些各种形状的水果作为点缀。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熬成。

在了解完腊八节的节日习俗后,实践队员进一步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正如清代王季珠曾在《腊八粥》中写道:“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不论走多远,一碗粥便能唤起家的温暖。在今时代下,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当纪念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时,人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为响应二十大报告,增强文化自信,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学习了解传统习俗,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使传统节日的活力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2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曲园行,三冬暖,孤独散,
曲师大学子三下乡:关注自闭症儿童,让孤独不再有光有未来,共同努力,助力自闭症儿童全面发展,为响应时代号召,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共护星辰实践团”开展的以探究自闭症儿童现状为…
抢票难,带上葫芦丝“摇”回家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实践调查大队霁月光风实践队自1月25日正式开启访谈工作,本次活动参与人员为教育科学学院学生。访谈的第三…
传媒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挽民族星光 寻家乡特色”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培训会议
传媒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培训会议大学生网报青岛1月23日电(通讯员:余依娜)为更好的进行寒假社会实践,保障队伍成员按要求完成实践任务,“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孔子诞生记
曲园学子三下乡:“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孔子诞生记为探索孔子诞生传说的神秘魅力,体验社会实践的独特价值,2024年1月25日,“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济宁曲阜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历…
教育科学学院小螺号实践队首次公开课顺利进行
教育科学学院小螺号实践队于2024年1月25至2月5日在实践队员们各自的家乡进行线上线下的支教活动,首次公开课于2023年1月27日下午两点在腾讯会议顺利开展。本次公开课从情绪是什么,情绪的种类,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行走的文化队一探诸城文创
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行走的文化队一探诸城文创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创产业作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解家乡文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家乡…
开开心心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年关将近,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一年到头最后念想,它承载着人们在过去的一年对故乡与家人的深深的眷恋。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巨野县永丰街道办事处二街杨…
凝聚青春力量,传承文脉华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的重要部署以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要求,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寻根溯源队的实践队员…
挖掘文化魅力,探寻文创发展
挖掘文化魅力,探寻文创发展2024年1月25日,一支由曲阜师范大学学子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在纪玉超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山东省德州市博物馆开展文创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德州地域文化,通过社会实践为当地文创产业…
抗美援朝精神红色宣讲
个人分散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考题目摘要: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传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