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先人脚步,对话美丽长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王燚梦

追寻先人脚步,对话美丽长治

中国青年网长治1月26日电(通讯员 王燚梦)为深入挖掘长治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文化内涵,学习上党地区的历史沿革,传承和发扬这座城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与儒偕行贯文脉,与时俱化谱新篇”实践团长治分队围绕长治博物馆,于1月24日赴长治市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独属于长治的文化魅力所在,探究作为市民,如何保护并发扬这块土地的历史价值。

品味文化底蕴,赴约溯源之旅

长治是古上党的中心区域,雄踞太行山南端,“与天为党”,兵家必争,是东周时代的一方风云之地。无论是晋国春秋称霸,韩赵魏战国争雄,还是秦统一六国,都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史载缺略,更多细节,鲜为人知。

为更有针对的进行实地考察,实践队成员在长治博物馆内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和问卷调查,实践队采访到的热心群众里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有些三五结伴前来参观,有的则是和父母前来,亦或者是由老师带队前来了解这块兵家之地的魅力所在,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对历史文物的爱好者前来参观。

通过与馆内参观者的交谈,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老一辈人,经历过并不太平的时期,因此对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有很深的感情情结,他们依靠太行山而生,依靠太行山而活,这块兵家之地在年轻人一代中的认知度不高,对长治的历史沿革的关注和认同逐渐减弱,加之由于时代久远,史载缺略,更多细节,鲜为人知,长治文化和对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总览全馆,发掘魅力

长治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展厅面积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为办公楼、文物陈列楼、古墓陈列厅等。长治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共有5大展陈单元,分别为创世之初、石之美者、塑土成陶、晶玉之瓷、吉金佳器构成。

长治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古代文明展”,分别为创世之初、石之美者、塑土成陶、晶玉之瓷、吉金佳器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名为“创世之初”。主要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在长治地区生产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人类使用石器为主的阶段称为石器时代。长治在沁源县发现义和、花坡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则在整个长治市范围内都有发现,有力地表明了长治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孕育、发展地之一。

第二单元名为“石之美者”,呈现的是玉石雕琢而成的器物。玉器是古人沟通天地、祭祀的社稷重器,有着6000年至8000年的历史。该单元展示的玉器,主要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及潞城潞河、长子牛家坡的春秋战国墓葬中,种类丰富、精美非凡。时期为西周、春秋、战国,多为祭祀、礼仪、装饰、陈设用品,玉质精美,做工精细

第三单元的核心主题是“塑土成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在该单元中展陈的文物多是长治地区出土的陶器,时间跨越也非常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体现“龙山文化”特色的陶器,还有部分商至汉代的陶器,陶器种类包括饮食器、贮藏器等生活实用器和专为殉葬而制作的各类明器。隋唐之际,制陶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种类丰富的陶俑是长治唐代陶器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用作明器的三彩陶器,凡是与死者在世生活有关的如建筑、家具、牲畜和人物等无不具备,生活用器品种齐全、式样繁多,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牲畜有马、骆驼、猪、牛、羊、狗;禽有鸡、鸭;人俑有贵妇人、男女侍俑、拉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包罗万象,真实再现了当时各个阶层人士的不同生活面貌。

第四单元名为“晶玉之瓷”,展陈的有隋代的青瓷器,唐代的白瓷,以及宋、金、元代的瓷器。唐时期,随着白釉瓷器的日臻成熟,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与南方越窑青瓷相媲美,世称“南青北白”。该馆珍藏的宋、金、元时期瓷器品种数量多,南、北窑系均有,主要以霍州窑和磁州窑系列为主,其中长治的八义窑(磁州窑系)生产的红绿彩瓷是我国北方地区较具特色的釉上彩瓷。

第五单元名为“吉金佳器”,顾名思义展示的就是青铜器。此次展出的青铜器,以长治分水岭、郊区、潞城、长子、屯留等地出土的商、周器物为主。长治出土的商代器物与二里岗、殷墟时期铜器风格一致;而西周、春秋、战国器物则表现了晋式铜器的精美艺术造型和高超工艺水平。

参观中,实践队员更为直观的了解了作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长治蕴含着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代石刻遍布于此。

速度温度兼具,发展魅力长治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长治地区文化,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长治博物馆的完善和修建不仅影响了长治市的发展过程,也塑造了长治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走进三会村:环保农污综治,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基层,切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感受污水治理带来的生态效益,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逐梦小队于2024年1月11日来到了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五龙镇人大主席李凤勇老师和政务中…
司法的明镜:公正与透明
司法犹如一面明镜,公正与透明是其核心价值。它不仅反映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司法的公正体现在其独立和中立的地位上。法官们在审判过程中应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地权衡各方利益…
法治的天平:公正与平等
法治,如同天平一般,衡量着社会的公正与平等。它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保障着人们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法治的核心在于公正。公正是法治的灵魂,它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权贵还是平…
以法之名,与法同行
从法制到法治,法制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和制度”或者“法律制度”的简称,而法治是法律运行的方式、状态、程度、过程。现代法治还包括了法律的至高权威性、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
曲园学子寒假行:日照农民画
山东日照农民画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勾线平图为主要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装饰美与形式美。是日照地区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日照农民画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其核心精髓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
曲园学子寒假行:随心赋彩,以心造像
随心赋彩,以心造像。日照农民画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画面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2024年1月26日上午,“寻脉非遗”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走进…
冬夜里,“无声”小摊被爱与温暖环抱
过了腊八就是年。安徽芜湖又一次迎来低温天气,在弋江区弘阳广场夜市,人气却不减,空气里混杂着盈盈笑语和各种小吃散发的暖热香味,对不少摊主来说,这是节前最后的“冲刺”,要不了几天,都要各自收摊儿过…
晋中搭建政企“连心桥”当好助企“贴心人
1月18日,晋中市政协联合晋中市工商联、晋中市企业家协会举办了2024“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企业一起跨越”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政协优势,通过经济发展专题讲座、政银企共话发展座谈会、开发区发展规划展示…
探寻千年匠心,见证金光璀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金工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千年依旧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为深入了解传统黄金工艺,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赋予传统金银工艺生生不息的生命…
人民公仆,红色文化
探寻红色踪迹,走进邓颖超纪念馆中国青年网南宁1月20日电(通讯员林章铃)“春天过后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你的生命要与人民的事业结合来,白发就上不了你的头”,这是邓颖超同志喜爱的诗句,也是她晚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