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23日电(通讯员:尹嘉伊)
在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广播电视台,观看即墨柳腔剧团举行的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国家级非遗即墨柳腔展演”。此次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传统艺术的视听盛宴,不仅展示了即墨柳腔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濒临失传的地方戏曲剧种。
活动伊始,即墨柳腔剧团演员姜昊、宋雁州以精彩剧目《姊妹易嫁》拉开序幕,华美的人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细致入微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赞叹不已。实践队队员沉浸于柳腔的魅力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戏剧的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的柳腔表演剧目《姊妹易嫁》。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向即墨柳腔剧团负责人了解到,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巧妙的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融,犹如珠联璧合,形成这独特的艺术形式。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就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雅称为“柳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
柳腔的传统剧目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它既反映着中国历史的社会大观,也体现着即墨地域性的人土风情,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自诞生以来,柳腔便在即墨地区流传,2008年6月7日 ,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中璀璨的瑰宝。
活动结束后,姜昊老师亲自指导实践队队员们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刀枪把子”。戏曲表演老师分别为孩子们展示了小快枪、单刀枪、棍花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动人的故事,令队员们惊叹不已。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表演老师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在即墨,从七八岁岁小孩到近90岁耄耋老人,每个年龄段都有柳腔爱好者。近几年,即墨为了传承即墨柳腔,每年都会组织上千场演出,并且开展柳腔专业人才培养。即墨柳腔剧团演员们在台上为当地村民演唱柳腔,台下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坐在三轮车上的、站着的、坐马扎的…… 在现场,上百名村民围在戏台前,听着台上语言朴实、不同曲调的柳腔戏曲,观众情绪十分高涨,而一天的柳腔戏曲表演也让柳腔迷们过足了瘾。据即墨柳腔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即墨市每年都会组织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其中每年带给市民1000多场柳腔演出,极大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村民了解即墨柳腔。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从民谣、古诗再到经典唱段,这些都彰显了即墨柳腔的魅力。在旧时,听一曲醉人的柳腔是即墨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而在新时期,凭借浓郁的乡情音韵、通俗的新老剧目,柳腔仍是活跃在即墨一带的文艺形式之一。柳腔一响,“针尖扎在指头上,枕头当成孩子抱”的现象今古皆然。
百年即墨柳腔,有着十足的古韵,但是想要在“文化日日新,生活月月异”的新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困难重重。
首先,难在人才的缺乏。老一辈柳腔艺人已接近风烛残年,他们对柳腔的一腔热望难以找到继承,传艺之人老,学艺之人少,使柳腔传承极其尴尬。其次,难在语言的突破。过于“纯正”的即墨方言时过境迁,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老态龙钟,使它不可能传播得更远。再次,难在市场的开放。柳腔在老一辈与其爱好者中仍留有余热,这也得益于青岛市对柳腔剧团的大力支持。此外,如何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更靠近柳腔成为面临的新问题。
针对这样的困境,实践队队员有幸采访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的保护单位负责人、即墨市柳腔艺术中心主任。他跟实践队队员分享了他的经验与应对,近年来,即墨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柳腔剧团演出设备的更新、送戏下乡演出和新剧目的编排,为柳腔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培养传承人。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0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