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曾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因此为响应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号召的加强生态环保建设,践行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此也是十分重视,并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宗旨,各个学院都举办了三下乡实践活动。而赴神湖(又名红碱淖)的队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交界处,其海拔1100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史最大水域面积为1967年的6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2米,蓄水量达7亿多立方米,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神湖的环境状况,该队一行人于8月5至8月20号亲身赴红碱淖进行实地调研。据活动前的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红碱淖的水位却一直连年下降。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后,每年减少水体面积在1平方公里内。至2015年红碱淖水体面积约为31.51平方公里,较2010年减少了4.34平方公里。与1997年相比,其水体面积共减少25.5平方公里。神湖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5号,一行人齐齐来到了红碱淖湖边,现在这个季节,大部分游人来这里是为了避暑。该队队员随机采访了一位在红碱淖工作的工作人员,询问了红碱淖近几年来的变化。据红碱淖水位站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红碱淖最近几年水位一直在下降,湖水一点点被周边的沙漠侵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红碱淖因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降水的减少,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平方公里。这些肉眼都是可以感受得到,这也从而导致属于这里的遗鸥数量上也在连年减少,令人惋惜。
据调查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其东侧有广袤的尔林兔草原,西侧有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场,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滩地上有以沙柳为主的大面积绿化林带。但因为神湖及周边地区栗钙土地带,腐殖质含量极少,加之本地区降雨量少,使本区几乎无森林可言。除人工栽培的树木如枣树,楸子,旱柳等,主要为沙生灌木,如沙地柏,柽柳,北沙柳,沙棘等。杂草则以菊科,藜科,蓼科为主。
另外,在活动时间内该队成员对红碱淖的湖水也进行了PH值的抽样检查,结果显示红碱淖部分水域的PH在8-9之间,已然不再是淡水的成分,队员们在担心,曾经的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在此后的时间里会不会变成咸水湖,直至最后变成第二个罗布泊。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神湖的环境亟待改善。
最后,队员们找到了当地的环保部门,就红碱淖及其周边环境问题咨询了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王先生也表示,红碱淖是属于陕西和内蒙古的共同的生态资源。对此,当地与内蒙古相关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强地区合作,另外,陕西省自身也会加强管理力度,共同保护这片宝贵的财产。以期神湖拥有都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景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