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乡青年打造“艺术三河村”,缙泉烧加速乡村振兴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崔钰

“缙”指缙云山,泉指山泉水,“烧”则是陶土成型的关键一步淬炼,水土交融,浴火成瓷,“缙泉烧”因此得名。“缙泉烧”名称诗意十足,也细细诉说着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立足本地禀赋的资源,依靠“艺术”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

12月2日,西南政法大学媒介素养科普基地“数字新农人”团队探访三河村,采访返乡青年,聆听创业故事,在这个“艺术化”的村落中感受其振兴的奥秘。

返乡创业传陶艺,盘活资源增收入

2020年,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决定将本村打造为艺术家村落,“缙泉烧”的创始人陈勇就是在这时受邀返乡创业,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新村民”。

“作为一名陶瓷手艺人,对于我们这代青年人来说,我们回到三河村,能将这种中国传统的制瓷手艺带回这里。”在陈勇眼中,创立缙泉烧文创项目是对艺术的一种传承。他向团队成员讲述称,老一辈做泡菜坛、水缸的手艺人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我们能够参观的只剩制陶遗址,但当他带领着四十多位年轻人共同返乡,继续扛起制陶大旗时,这门手艺便有了另一种形式的传承。

传承陶瓷业的同时,以陈勇为代表的返乡青年们还积极盘活闲置农房,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增长。陈勇租下村里的闲置农宅,改造成“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村民们成了“房东”,每年都会有五万元的保底租金与额外分红入账。“我们还会和村集体合作,他们将部分闲置资金投入到‘缙泉烧’文创项目中,在年底会获得分红,从而也壮大了村集体的收入。”陈勇介绍道。

“数字新农人”团队在深入了解后发现,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缙泉烧”这门手艺发展起来后,更多艺术资源鱼贯而入,让三河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三河村吸引了一批书画、陶瓷、蜡染、雕塑等行业艺术家创办工作室、展览馆,例如镜蓝染、三合美术馆、远山有窑等,不仅直接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加速了三河村的“艺术化”,吸引了众多游客,间接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民宿、餐饮等旅游收入。

播下青年返乡种子,期待乡村持续振兴

“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讲,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去维持奋斗的一个目标。”这既是陈勇对自身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新一代青年的殷殷寄语,他不仅如是说,也在身体力行。带着手艺回村,从零开始,成立团队再设置培训,陈勇将“缙泉烧”文创项目打造成了三河村的一个示范性、样板性产业。

事实上,“缙泉烧”在陈勇的经营下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华阴如盖。陈勇在采访中提到:“今年以来,基地接待乡村旅游及研学人数超过2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0多万元。”然而,他却更愿意将缙泉烧文创比作一棵小小的种子,“把我们产业像播种一样种在这个地方,它会随着时间发展,我们也会慢慢成长起来,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回到乡村,把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带过去。” 他希望“缙泉烧”的种子能够播撒到更多青年人的心田,生根、发芽,用一次次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年轻力量,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返乡青年陈勇的故事给“数字新农人”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青年的嘱托也深深激励着团队的每一名成员。以笔记录乡村故事,以影像传达乡村魅力,以直播助力乡村推广,“数字新农人”团队也将持续发挥特长,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0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守护花蕾浇灌萌芽,知性懂性葳蕤生长
守护花蕾浇灌萌芽,知性懂性葳蕤生长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0日电(通讯员倪宗慧)为明晰当前我国青春期少年对性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认识我国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开展现状,推广小学高年级及中学性教育,2024年1月12…
启发思考,引导探究。
教育是点亮心灵的火焰,激发潜能的源泉。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队员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实践队员参与教育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历,它…
为爱助力,引导栋梁知性成长
为爱助力,引导栋梁知性成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4年1月13日—1月19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社会实践队的一名队员,来到了自己的小学母校,进行了青春期相关知识讲解,调查问卷…
乡村振兴——让科技助力蘑菇种植 用蘑菇带动乡村振兴
我的老家在宁夏银川市灵武市的东塔村,那里主要种植平菇和长红枣。我的父亲从事着蘑菇的培育种植工作,我将从此入手了解近几年科技给乡村带来的变化。蘑菇的种植先要从孢子的培育,也就是种子开始。先通过粉…
千亩金鳌百家兴,乡村蝶变有新篇
坐落于长江边,地处城市“边角地”,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从昔日的小村落摇身一变,成了都市乡村振兴样板地,走出了一条“千亩金鳌百家兴”的乡村振兴之路。12月23日,西南政法大学媒介素养科普基地“数字新…
人梯巧搭登攀路 ,心血勤浇栋梁材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进步均具有深远的影响。2024年1月17日到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队员们深入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开展教育实…
传承君子人格
我对儒家君子人格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见解。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贵和的价值取向是求大同,存小异。贵和既非无原则的调和,也不能有个人的任何成见,而唯以道德为准。必须承认,“和而解”…
以实践之道,探绿色发展之路 ——2024年蒲公英实践队寒调第三天圆满结束
为了探究居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了解程度,并进一步的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蒲公英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成员有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蒲公英实践队全体成员。9…
传承君子人格 推进廉洁教育
《论语学而》开篇即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一词出现在孔子语录著作的开头,如果不是后人传播过程中窜改,应该可以看出君子人格是孔子身份重视的,之后论语还有各种经典对其大肆发挥,终于成…
探访老年人对智能软件的看法
探访老年人对智能软件的看法及使用挑战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智能软件和应用程序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老年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对于这些技术的看法和使用经验可能与年轻一代有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