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焦农户发展现状,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孙舒格

丁家楼子(叩官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丁姓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丁家庄,后以村西建有白鹤楼,改为丁家楼子。据了解,丁家楼子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的茶叶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已多年成为北方绿茶的典型代表与知名品牌。待全部茶场投产后,每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将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丁家楼子村人文历史深厚,宋代文豪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曾到该村游玩。村西巨石上”白鹤楼“”留月“刻字及悬崖峭壁上的遒劲大字“第一山”,即为苏轼所题,白鹤楼毁于地震,巨石顶部还留有桩窝等建筑遗迹。丁家楼子村是绿茶、樱桃、板栗等农产品产出之地,全簇拥有樱桃园2000余亩,共计樱桃树20000余棵,茶园500余亩,年产茶叶7000余斤。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新乡村新发展社会实践队于1月11日抵达山东省日照市丁家楼子村开展实地科研调查,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调研。

走进村庄,了解村民现阶段创收及发展情况

通过实践队员们走访村民询问得知,丁家楼子村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收入情况要高于附近几个村庄。近几年通过抖音了解来玩的人超15万人,今年暑假两个月游客流量约5-6万人。村民收入同比周围其他村子收入情况要高,普通村民每年仅依靠茶叶获得的收入就达到3-4万,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年轻人还会通过炒茶增加收入,年收入十万以上不算问题,村子内设有党支部农办合作社,注册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合作社,包含内容很多(旅游,农家乐,茶厂)乡村振兴五大振兴其中有人才振兴,该村子的产业让大量年轻人留在村中,有年轻人就有活力。村子中年轻人年龄集中在28-30岁,村子中的八家农家乐所有者都是年轻人,年纪都在30-40岁。其中生意最好的农家乐一年可以挣40万以上,最差的一年也可以有10多万。人口回流效果显著,近几年不少年轻人重新回到村子中创业。村子中有21户都炒茶叶,10户左右是年轻人。被评为“省美丽乡村”“省级卫生村”给100万资金支持打造基础设施,村中用来填平村前的大坑,修建停车场。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丁家楼子村是五莲县自建县以来第一个被评为这个称号的村子。每年都有资金支持,今年(2023年)给了90万。总的来说,丁家楼子村的主要营收仍来源于旅游事业的发展。相比于其他村庄来说,村子中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也增强了村庄的生机与活力。村庄振兴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村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走进丁家楼子村开展实地调查。

实地寻访,调查问卷

实践队员们走进村支部,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对村民展开了以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村民现阶段收入来源和收入现状。党建引领,党组织领导: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三农工作为总抓手,通过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政府政策支持。依靠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生态养殖,通过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短视频成为经济发展纽带)。拓宽了村民收入来源,村民收入水平提高。种植业:茶叶,板栗,花生(间作套种)。居民生活(产业发展):依靠旅游业,买卖茶叶(茶厂炒茶),花生油,红薯干等。护林员(防火);村民信用积分(村民自治)。令队员们惊讶的是,村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竟学会使用电商来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渠道,这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支书了解村庄收入现状。

发展当地特色,推进乡村振兴

丁家楼子村临近九仙山景区与五莲山景区,近几年,村长利用抖音等平台的直播等吸引客源,在节假日时有不少游客来到村里。但并没有给村里带来太大的收入,因为村里缺乏与旅游业配套的服务业,游客来到村里游玩时也没有太多消费(且村里有免费提供的水),只是会在走时购买一些茶叶或者在农家乐就餐,所以村里主要还是以炒茶卖茶为生。最近这段时间,村子里施工,开始打造旅游村(工程由村民构成的公益施工队包揽),预计今年五月份左右建成,届时会带动旅游业有较大发展。丁家楼子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的茶叶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茶叶品牌,已多年成为北方绿茶的典型代表与知名品牌,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因此丁家楼子村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结合数字化农业的优势发展生产,努力发展成为旅游型村庄,实现乡村振兴。

图为新乡村新发展社会实践队队员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0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追光而遇,沐法而行
追光而遇,沐法而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人们法律意识薄弱这一弱点,损害人们的合法利益。最为突出的便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不仅对广大群众的财产安…
激活时代春水 焕发农村新生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推动乡村振兴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深入了解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全新产业模式赋能农村发展情况…
与法同行共成长,普法反诈我带头
与法同行共成长,普法反诈我带头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随着网银、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开发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子商贸的流行。网络的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但是…
提升师德素养,促进教育质量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种植产业,领略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农业,感受的秀美景色,感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感悟劳动光荣的美好情操,接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使实践…
一河清水,两岸绿意
中国青年网宿州1月13日电(通讯员陈梓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黄河蜿蜒五千四百余公里。黄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这里发源。黄河的气魄和雄浑,象…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
师德之光: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力量
本着一颗热情与充满自信的心,实践队员来到青岛市实验小学,担任学校六个班级的教学工作。这对实践队员来说是一种考验,并不是来自课堂的教学而是来自于面对几百个学生的教育,对于个性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
观芗剧文化,延传承火炬
传统文化作为一束历史的灯火,照亮着我们的心灵。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是我们文化血脉中重要的一环。为了宣传传统文化,让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和传统并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2024…
守护黄河安澜,共建生态家园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赵子彦)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如今母亲河正在遭受污染,同…
大连理工大学“以青春之我 谱振兴鸿鹄实践团”:与时代同频共振 谱乡村振兴华章
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新时代乡村发展之路,2024年1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青春之我,谱振兴鸿鹄”实践团前往大连瓦房店市,在此进行了为期七日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