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的光芒。它不仅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韵新梦寒假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1月在山东省各地开启了探寻文化之旅,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光。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国家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基于此背景下,实践团队先制作了一份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调查问卷,问卷中提到大多数人对传统发展的看法,大多数人注重创新,也有一些人更希望保护文化,在创新发展发面上,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们更喜欢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了解传统文化,人们更希望能够将传统与新媒体结合进行宣传,实践团队也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
图1第二届非遗架鼓节,栾新丽 供图
“咚咚咚、咚咚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后屯村历来就有“敲架鼓,盼丰年”的习俗,多变的节奏型音乐,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渴求,祈祷为全镇百姓送来喜气祥瑞。架鼓舞是夏津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欢快多变的节奏,舒展、粗犷的舞姿,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架鼓又名家鼓,早在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间(公元1392年)传入后屯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最初,后屯村群众在大旱之年到关帝庙击鼓求雨,后来,架鼓舞逐渐发展成逢年过节的一种娱乐活动。它的鼓谱由祖祖辈辈口头传承,无文字记载。全套鼓谱365节,按每年365天。现如今,非遗“架鼓”代代传承,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特色。
在网上实践调查后,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入实践活动,通过社区走访,了解到年轻一代开始认识到架鼓舞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其视为自己文化身份的一部分,他们组织起专业的架鼓传承班,邀请老艺人向年轻一代传授技艺,并鼓励他们参与架鼓舞的表演和创作。此外,后屯村还定期举办架鼓舞比赛和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赏和参与。2023年2月21日,第二届非遗架鼓节在会盟广场举办。山东夏津非遗架鼓第七代传人张显祯说:“我们夏津架鼓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是群众的一种文艺爱好,更是一种传承,通过这种演出方式,红红火火庆佳节,欢天喜地闹元宵。”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一馆举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 2 山东华宇工学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栾新丽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围绕“华夏架鼓舞,音韵共飞扬”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颇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在创新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架鼓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传承架鼓舞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的架鼓舞。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保护和挖掘传统架鼓舞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这样,架鼓舞才能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凝聚人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图 3 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孙丽双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