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着眼于民法典物业服务合同,思考物业服务法治建设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相见,不如不见

着眼于民法典物业服务合同,思考物业服务法治建设

——曲阜师范大学“法治社区青春行”实践团线下实践

中年青年网泰安1月22日电(通讯员 田才梅)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治社区青春行”社会实践团队着眼于民法典物业服务合同,思考物业服务的法治建设。物业服务如何由法制时代到法治时代,《民法典》给出了答案,不论是对行业定位,还是法治进程,都将会引发行业体系化、制度化变革。实践者们站在物业服务提供者的角度,结合《民法典》学习体会对行业有关问题进行梳理探讨。构建合法权益保护体系充分尊重业主所有权基础上的物权,才能彰显物业管理权让渡的专业价值,进而构建《民法典》统领的各方合法权益保护体系 。《民法典》推进法治化建设要有体系化的新格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后,新的民事法律框架诞生,但新的法律体系构建,尤其是新的法律思维的搭建更是急迫。从民法典物业服务合同中,要理解业主的意思表示、意思自治及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重视民事责任中“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176条)的规定,发挥好“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保护他人”“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等法律规定的立法主旨。

民法典中的物业服务合同提供物业服务的法律索引,《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提供物业服务的法律索引和武器,增设了典型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同编第24章)。从不动产的源头追溯,《民法典》从“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12章)到“建设工程合同”(合同18章)、“买卖合同”(合同9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及消灭”(物权2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权6章)到“物业服务合同”(合同24章),包括目前行业理不清的水电汽暖代收代交等(“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合同10章)。上述及其他法律规定构成了脉络清晰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体系,同时也初步构建了明晰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不论是对自然人、法人的权益保护及责任边界,还是对公权力的限制或者依法司法、行政,都绘出了一幅幅清晰的路径图,这都需要我们系统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此外,民法典构建生命周期的法律体系,《民法典》在总则统领下,重点从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确定了保护业主及服务双方权益的法律体系。物权编赋予业主专有部分所有权这一最充分的物权及共有部分共有权、共同管理权。以上三权的分离及市场化运行使物业管理服务成为可能。尤其是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范畴,更是两者相得益彰。《民法典》新增了“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虽其权利义务边界有待法规进一步细化,但其规定扩大了物业服务对象,赋予了人性的进步和行业的历史使命。第233-239条物权的保护(第3章)及有关规定赋予业主的物权请求权等,明晰了对物权的保护及对延展权益的尊重;侵权编明确了业主的侵权请求权,对自甘风险、自助行为及有关侵权惩罚性赔偿等做了明确规定。尤其是服务人“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合同编赋予业主的合同随时解除权等保护规定,需要从物业管理权的取得、行使及丧失的民法新体系中研判、思考,筹划行业新定位和未来,重构行业责任、法治体系并履行法律赋予的使命。

《民法典》问题导向,赋予业主组织法定地位并针对业主组织成立难、运行难等问题做了框架性法律保护规定,作为非法人组织降低了其成立、运行门槛,同时新增了居委会等指导协助职责,对维修资金筹集、使用、共有部分经营、禁止停水电收取服务费、格式合同、情势变更制度、禁止高空抛物、坠物等新规定,利于化解矛盾及定分止争;私权与公权的同等保护、公安机关等公权力的明确规范介入,更加保障了业主及相对方的权益,责任边界清晰了,物业服务方依法履责了,业主组织良性运行了,政府依法行政了,司法作用归位了,社会就安居乐业了,服务双方及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这为物业管理行业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6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湖师学子|拾光实践队——第一次线下发放问卷活动顺利举行
(通讯员刘豪2024-1-22)为增强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职业的认识,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拾光实践队于2024年1月22日9时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了第一次线下问卷发放活动,促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卫工人…
“遇见非遗文化,传承指尖艺术”:师范学院开展“‘泥’好有趣”非遗文化研学活动
1月22日,师范学院“‘泥’好有趣”实践团赴无锡市开展“遇见非遗文化,传承指尖艺术”寒假文化研学活动,触摸文明印记,播种非遗文化的种子。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历史文明古迹和亲身实践,激发对传统文…
经济发展绿色升级,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年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
绿色促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寂静的冬天
冬天漫步在森林中和夏天的时候感觉有天壤之别。早在秋天的时候,森林就变得空荡荡的,候鸟向南飞,整个夏天都在森林里沙沙作响的树叶掉落下来。当寒冷来临,溪流会结冰,从不止歇的潺潺流水声会中止——水声…
冬天的雪
在夏日的辉煌和秋天的果断清扫过后,冬天似乎没有任何自信,冬天的降雪和结冰,与一个拙劣的魔术师有何区别呢?将雨变成雪,让水结成冰,这是冬天所能做到的一切,但实际上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这种变化并…
2024年的第一场雪
昨天下雨,下午转成下雪。大朵大朵湿漉漉的雪花从灰色的天空降落,天空中仿佛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孩子们立刻就察觉了。下雪了!他们一边说一边跑去窗边站着。雪却没有积下,一落地就化开了。孩子们跑…
美丽城市建设者——环卫工人 ——2024年拾光实践队关于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职业的认识与现状分
(通讯员孙悦2024-1-22)“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这是对环卫工人最真实的写照。虽然环卫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但他们对于维护城市的整洁和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2024年1月22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
参观市博物馆,传承文化素养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橱窗和精神象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所以,当我们要走进一个城市,就必然要走进它的博物馆。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
以法治渗透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近些年来,不少城市通过对古建筑进行改造,推动文物建筑朝博物馆、陈列馆等方向转型设点宣传,吸引游客感受城市历史文化,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把历史文遗产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公众眼前,一定程度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