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破茧,柳编蝶变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鞠欣洁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7日电(通讯员鞠欣洁)寒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以“柳编”为实践对象在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展开实地调研活动,实地考察临沂的柳编工艺,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柳编工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前景。

党的二十大以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而柳编作为临沐县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临沐县更是被誉为“中国柳编之都”。传承并发扬柳编这一非遗手工艺产品,成为临沐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图为柳编师傅在编织杞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临沭县的韩村镇,与当地从事柳编产业的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谈到村庄与柳编的渊源历史,柳编师傅们不禁侃侃而谈,从谈话中队员们了解到,柳树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易繁殖,栽培方法简单,生命力强,可以美化环境等优点,在生活、环保、医药等方面也大有用处,其枝条更是可以用来柳编。但临沭柳编地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柳条大多选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的杞柳,其枝条柔韧性强,再配以平编、竖编、立花编、拉花编等手法编制,更容易制作出形状各异的工艺品。在交谈过程中,柳编师傅不断地向队员展示自己的技艺,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杞柳枝条在师傅们的手下灵活的编绕旋转,不多时候便初具雏形,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展示了柳编的艺术魅力所在。

图为柳编师傅在介绍柳编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俗语在杨进邦老先生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幼时跟父学习柳编,晃眼间已走过四十多年春夏秋冬,却仍指尖不离柳条,技艺追求精益求精,用实践传承柳编文化,用创新开拓柳编新生。作为柳编的代表性传承人,杨老先生一直恪守父辈的殷殷嘱托,一步一步把临沐柳编发扬壮大,更是让柳编这一非遗文化产品远销海外。精益求精成为杨老先生的人生准则,他说:“我要对自己手艺负责,自己创作的东西要自己认可满意,别人才能认可满意。”年近七旬,在编制过程中仍是作品拆了剪、剪了拆,返工五六次,甚至十多次,宁可少出货赚钱,也要保证作品的质量。而面对实践队员的询问与探求,杨老先生更是知无不言,耐心讲解:“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对柳编感兴趣,我很欣慰,现在从事柳编工艺的都是些中老年人,柳编收益不高,很难吸引年轻人接班。”这也是当今社会非遗文化面对的共同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非遗有人可传,有新可行?

图为实践队员与杨进邦先生在工作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调研的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了临沐县青云镇政府,受到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临沐柳编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工作人员介绍,临沐县政府基于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理,大力推进杞柳的广泛种植,对新建的杞柳基地给予补贴支持,同时,政府致力于打造柳编全产业链,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同步扶持杞柳种植、编织加工、产品研发、出口销售各个环节,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基地农户、内联电商平台、外联国际市场的特色产业化集群。临沭县借助柳编产业发展,形成了“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柳编新产业生态圈。

而在科技发展高潮迭起的多元社会生态中,互联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农村数字化服务发展。工作人员表示,临沭县柳编产业积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让柳编这一非遗文化产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加速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增强柳编产业创新能力,构筑柳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同时借助互联网,宣传临沂柳编的艺术魅力,吸引社会与大众的支持与关注,带动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传统文化现已照入现代曙光,非遗传承亦可青春常在。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昆明斗南湿地公园探访湿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7月15日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赴云南昆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昆明开展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昆明的天气依旧晴朗。实践队员们迎着朝阳来到了斗南湿地公园开展实践活动。十多年…… 徐楚婷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探访新型湿地建设保护

昆明海洪湿地公园:以新湿地建设引领滇池水资源保护2021年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实践团于上午7:30抵达海洪湿地公园,在园内进行一系列调研活动…… 凌心童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赴昆明大学生实践队调研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捞鱼河是滇池35条入滇河道之一,2015年度假区将捞鱼河环湖东路以西入湖口两侧建成占地700亩的生态湿地,河水中的污染物经湿地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等的作用得到去除,水质得到净化,对于滇…… 徐楚婷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心与梦的交融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最新发布

描绘发展蓝图,吹响振兴号角
2024年1月22日,大学生团队的寒假调研项目«乡村振兴»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他们带着线下问卷,旨在了解当地居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程度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据了解,曾经的潘塘街,是一个…
循法守法,笃行不怠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6日电(通讯员李子硕)为更好了解市民对法律了解情况,加强法律宣传,让更多人因法受益,学会拿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返回家乡进行法律知晓情况调研并进行普法宣…
支点希望,边拓视野
为展现师范学生专业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等优势将理论所学付诸教学实践,在就近、方便的原则下开展师德涵养、教学实践、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某实践团队的实践队员开展实践教育…
一横一竖,织出柳下共富梦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传承是发展的根与茎,发展是传承的花和果,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唯有薪火相传,才能…
曲园学子三下乡:览黄河涤文魂,习乡贤承文脉
黄河文化是中国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乡贤文化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广泛传承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调乡土情怀、家国情怀、亲民情怀和奉献精神,注重乡风文明传承和社会公益事…
曲园学子三下乡:山楂红乡野,乡贤促振兴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农村的经济发展,更涉及乡村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挖掘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发…
与法同法,社会和谐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9日电(通讯员李子硕)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居民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在社区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以问卷调查及…
网络发展,惠泽你我
为调研社区信息化水平,普及宣传计算机网络知识,帮助社区居民跟紧信息化时代的步伐。2024年1月18日,计算机学院“数字巡逻,青年先锋”社会实践队进行会议探讨,最终来到潍坊市恒盛社区,多措并举,广泛引导…
修复乡村生态:下元一村
下元一村发展生态农业,采用有机耕作、轮作休耕、绿色种植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采取友好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制定水资源管理规划,禁止在水源地内进行砍伐…
溯源陶瓷历史 叩响陶瓷生命——“陶酝匠心,不虚‘瓷’行”实践队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溯源陶瓷历史叩响陶瓷生命——“陶酝匠心,不虚‘瓷’行”实践队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为深入了解陶瓷的发展历史,领略不同朝代陶瓷的魅力,2024年1月14日上午10:00,曲阜师范大学“陶酝匠心,不虚‘瓷’行”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