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友好|为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周子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本科生周子博。无比荣幸,也非常感谢团区委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代表六十余名返乡大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忱与热爱、展现造福桑梓的信心与决心。在这次“返家乡”活动正式开始前,我想通过三个关键词,与大家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要参加“返家乡”、我们能在“返家乡”中做些什么。

第一个词是“青年”,也就是作为实践主体的我们。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希望大家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中国青年的最好成绩!”这不仅仅是对包括我在内的人民大学学生的重要要求,更是对全国青年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经常在问自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或者就这次活动而言,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为何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何为?”纵观百年历史,在觉醒年代,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进程,青年作为一支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制度、文化、精神等不同层面探寻救亡图存道路,中国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时出场;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结合、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中,青年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无比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历史逻辑告诉我们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加广阔,青年无疑是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青年守正创新、有所作为。

第二个词是“理论与实践”。“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服之所自。”缺乏理论基础,盲目的实践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理论,缺乏实践的检验,终究会空谈误国。去年,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先锋闯将”培养计划的一员入选了“大国边疆”社会调研和学术创新计划人才库,我们在新疆和田地区的边境线上行走,那里作为中印边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呐喊声四年前就是从这里传到我们耳旁。在这里,五星红旗和党旗在大漠中高高飘扬,党和政府为家家户户改造危房,在茫茫大漠中打通公路,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访谈贫困户的过程中,当维吾尔族大叔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听党话、跟党走,让子子孙孙报效国家”的真情吐露代表了无数边疆人民的心声;在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我看到十一岁的艾克达·阿不都哈力在小黑板上写下了“谢谢中国共产党把我们家变美了”的真挚话语。我们与和田两所中学共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身临其境会无比震撼。这一年,我也去了武安白沙、北京古北水镇、秦皇岛昌黎、北京市东铁匠营街道办事处等地开展深度调研,听到了人民群众许多真实的利益诉求,学到了大城市在基层治理、文旅融合、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许多优秀经验,在理论中体会到实践的必要性,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作为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将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价值旨归,这次“返家乡”实践,正是一次实现沉淀、认真学习的绝佳机遇。

第三个关键词是“思源”。思源才能致远,守正才能鼎新。这是我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真实感受。梁家河的七年磨砺铸就了一位伟大领袖,总书记也始终践行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诺言。我也算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镇做题家”,我能够在今天走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学府求学,基础在峰峰、初心在峰峰。身在北京,情系桑梓。我始终通过各种途径关心着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口号唤醒了家乡的发展机遇,“战国袍”、“龙洞珠泉”、“东方甄选响堂山直播带货”无时无刻不勾起浓烈的思乡之情。所以,我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为家乡贡献绵薄之力。在学校,我担任着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学长团副团长、河北省招生组学生助理,在校期间先后四次出差到河北参与招生工作,为培养更多河北籍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贡献力量。作为学院党建促进会组织部部长和基层团支部书记,我努力积累党团建设工作经验,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主题教育“4+1”工作任务,作好为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坚实的技术储备。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我们将以满腔热忱的工作热情、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对家乡血浓于水、与家乡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实践工作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各位同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让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坚决服从组织领导,高质量完成各项实践任务,为即将迎来新春的峰峰矿区增添新气象,彰显新活力;在这座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青春之城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谢谢大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陈万宝庄园非遗调研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参观神仙桥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青羊非遗青年行,非遗宣传在践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最美神仙桥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木雕,传承非遗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庄园,探索谜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除小广告,共筑美好家园

2025年1月26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消防实践深入基层,安全理念扎根人心

为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对火灾危害的认知,传授预防火灾、火灾应对及逃生技能,排查社区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普及劳动法,开展课后辅导显担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与帮助,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

文明摆放车辆,便利社区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

防诈骗之光:冬雪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社区的街道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诈骗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产业发展铸振兴,基础建设促和美
中国青年网济南12月26日电(通讯员魏静如陈方慧杨蕙宁)为深入探索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现状,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风起越青山,教行赴耕耘”实践队员于12月23日到12月24日来到山…
品味经典:《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一本书名《活着》的书,全文讲诉的却是死别。富贵一个嗜赌如命的富家纨绔子弟,为还赌债不得不将祖祖辈辈的积蓄抵押出售。…
经典文学:《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当一个人的生活暂被搁浅时,就只能顺着时间的脉络回溯往昔,也许不管经历过什么,只要决定活下去就一定能找到绝处逢生的方法。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在一个荒废的园子去哀怨命运的不公,去思…
青春友好|为家乡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尊敬的团委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团委组织的返家乡活动启动仪式,我深感责任重大。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生向团委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
共青团峰峰矿区委员会举办2024年寒假“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让更多在外…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文化,弘扬时代”社会实践队展开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1月11日组织了一场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参与…
相约山大,励志启航 ——山东大学“秦川之光”宣讲团赴榆林市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
为展示山大优秀学子风采,讲好山大故事,配合本科招生工作的开展,山东大学“秦川之光”宣讲团于2024年1月15日赴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面向高三年级的学生展示山东大学的学校概况、学科特色、教…
学思践悟“二十大”,青语领航下基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深入基层,加强联学共建,1月15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学院“青语领航”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于榆林市朱官寨镇麻黄界村村民委员会及线上同步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李雅…
“汲文化之泉,延传承火炬”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挖掘深刻内涵,2024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汲文化之泉,延传承火炬”于腾讯会议召开首次线上会议。会议伊始,队长赵艺艺围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的实…
曲园学子寒假行:弘扬乡村美,培育文明风
黄河奔腾千里,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儿女。黄河流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经济萧条、文化建设滞后。为了探寻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