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实 践
一.实践背景
感悟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都为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也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红色的文化传遍大江南北,红色的精神传遍华夏大地,红色的记忆传遍祖国各地,用红色渲染旗帜,用红色浇注历史,用红色浸染文化,用红色传承精神。现如今,大力发扬红色文化,倡导革命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走进建川博物馆,了解家乡重庆的红色故事,感受革命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实践内容
我前往了重庆市建川博物馆,通过实地探访,切身感悟,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红色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一).抗战大后方——重庆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移驻”重庆,重庆即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随后,中共南方局、各民主党派、各界社会名流汇集重庆。40多个国家的大使馆、代表处、韩国临时政府纷纷迁来。至此,重庆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派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二).川军抗战
卢沟桥的枪声,使川军觉醒,唤起了川军的民主意识。1937年8月7日,刘湘出席南京国防会议时,慷慨陈词,请缨抗战,力主全国团结一致对外,四川的人力物力都可贡献国家,抗战时期,330余万四川健儿出川抗战,牺牲巨大,英勇悲壮。
(三).不屈抗俘
当国家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时,重庆的将士慷慨从军上阵,与日军奋勇搏杀,他们身不由己被敌人俘虏,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敌人杀害。他们是我们的先辈、先烈,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壮士,他们是受了太多艰辛、苦难和误解的中国军人。
(四).民众支援抗战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重庆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线。同时,重庆各抗日救亡团体发起了捐募寒衣、义卖、献金、献粮、献机、展览和各种慰问活动,广大职工、职员、妇女、各界爱国人士及一般市民都积极参加。
(五).日军轰炸重庆
“七七”事变爆发后,重庆成为中国政府的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为了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达到“迅速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于1928年2月至1944年12月间,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无差别轰炸,使重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遭到空前浩劫。1939年5月至1941年8月,日军对重庆实施第二阶段的大规模轰炸,先后采用“高密度轰炸”“疲劳轰炸”“无限制轰炸”等战术,对重庆及29个周边区县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造成了一系列重大惨案。
(六).《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创办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报纸,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的机关报。1938年10月25日,由武汉迁至重庆出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为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抨击黑暗、倡导进步文化,发挥了巨大影响和作用,是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的里程碑。
(七).学校教育
抗战时期,北京、上海和南京的31所高等院校包括著名的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迁移重庆,使当地高等教育出现空前的繁荣,重庆成为文化名流荟萃之所,对重庆地区的文化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实践总结
在那段红色的革命战争年代,重庆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英勇奋战,以顽强的意志,抵抗敌人的坚船利炮。从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到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再到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不容抹杀,也无法抹去。吾辈青年,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停下脚步,先辈们在如此黑暗中仍坚守不渝,才换来我们的富强安定。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日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砥砺前行。
四.振兴建议
1.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2.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历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2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