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贡献力量,积极响应“三下乡”重要活动指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黔”绻民族文化,“江”达新村正能实践团于黔江区濯水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分别探访了当地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
1.颂民族风情,感濯水底蕴
初到黔江,实践团成员一同参观了黔江区民族博物馆,初步了解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以及非遗文化,整体感知了黔江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其后,实践团成员一起体验了当地少数民族服饰,与当地居民一起在濯水广场参加篝火晚会、载歌载舞。
图为实践团成员探访民族博物馆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当地民族服饰在濯水牌坊下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一起参加篝火晚会
2.探寻非遗文化,体验土陶匠心
实践团成员前往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土陶生产地探寻非遗文化的奥秘,通过采访非遗文化传承人,体验土陶制作,实践团队员们不仅感受到土陶传承人刘海龙老师“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的初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图为石鸡坨土陶制作工序图
3.寻脉非遗文化,植根文化自信
实践团成员前往濯水镇后河戏台观赏现存后河古戏的风韵。采访市级非遗《后河古戏》传承人龚继明和徐余清,旨在深度挖掘后河古戏文化,尤其是古镇之魂的方言音乐情景剧—天理良心,从该小切口探究古戏内核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诚信文化。同时了解后河剧团当下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致力于通过大力宣传,为后河戏团找寻到更多继承人,守住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底色,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图为后河古戏戏剧演员表演古戏片段
4.探寻卡普织锦,共话发展新篇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为了进一步了解到西兰卡普的传统工艺,该团队走访了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的西兰卡普非遗工坊,向纺织工人了解到了西兰卡普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把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采取“非遗+文创”的方式制作旅游文创产品,大力推进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当地设立西兰卡普非遗工坊,聘请非遗技艺大师对村民进行培训,掌握了编织技术的人员在相关企业实现就业。
图为部分西兰卡普作品展示。
5.感受民俗风情,激发创作新能
实践团来到濯水古镇进行渔鼓的调研采访,从清脆高亮的渔鼓声中感受黔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实践团在戏台观赏非遗传承人余恒源老人的渔鼓表演,感受非遗艺术与民间小调的结合。随后,实践团成员对余恒源老人展开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了渔鼓筒在当地的发展,并请教了余恒源老人一些简单的击奏技巧,激发了实践团成员对此项非遗艺术的兴趣。其中实践团成员冯淞源在凭借对渔鼓浓烈的兴趣自创曲目赞颂黔江,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渔鼓与快板的演奏展现。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余恒源老人不仅是非遗传承人并且是当地土家婚俗的传承人,凭借着对文化的热爱与坚定传承文化的信念,自建了一支花轿队,跟随着余恒源老人我们来到了他家中了解到了当地土家族的特色婚俗,并深切体验了婚俗仪式。
1.追寻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
黔江作为革命老区,有红军渡、红军街、红军树、红三军政委万涛故居等众多革命历史遗迹分布域内,通过修复和开发,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追忆和弘扬红军精神的重要场所。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黔”绻民族文化,“江”达新村正能实践团前往红军渡广场、水车坪红军展览馆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千百年来流淌在华夏民族血脉里的爱国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黔江区红军纪念馆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4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