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调研。亲自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蓝图,提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当代青年当仁不让,冲锋在前。为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黄河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8月4日与8月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河湿心调研队先后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开展以绿色农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开展政府座谈,见证时代发展
实践队前往东营市农业农村局,与相关科室领导进行了题为“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业发展”的座谈会,就政策支持、特色种业、农废处理、病虫害防治,农机建设等进行深入探讨。其中,种子管理科科长张丽强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东营市也积极投入种业研究,在盐碱地上干出新成果培育出良种、强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卓力前进。“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中国农业的新新发展,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 实践队员马雪梨感叹道。
图为开展政府座谈会 杜玉佳摄
探寻黄河之源,汲取文化营养
高大古朴的展馆泛着历史的黄色,实践队员来到黄河文化馆,探寻黄河之源。黄河文化馆分为四大展厅,采用视听结合,情景再现,VR投射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现了黄河万年之变迁、千年之发展。黄河文化馆致力于保护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为往来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从生态环境到儒家文化,从防洪治沙到红色革命,从黄河文化馆一路走来,实践队员对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队长王佳敏表示:“黄河带给了中华民族数不尽的宝藏,哺育了万千中华儿女,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青年学子应该认识到黄河的重要文化生态地位,为黄河发展和保护出一份力。”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黄河文化 马雪梨摄
实地考察农田,绿色生态发展
为深化调研内容,丰富调研数据,实践队员前往黄河胜利大桥及周围村落,就黄河生态环境,农业分布,农作物品种和生长情况开展实地考察。
实践队员考察了黄河水质情况和固体污染情况,并通过和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到黄河的生物种类与分布范围。随后,经过队员采样分析,获取黄河周围常见植被数据,完善了黄河周围生态数据。重中之重的是,实践队员调查黄河附近原始的农业生产情况,了解了当地盐碱地改良方法,并通过与农民交流,收集到真实反馈和意见。其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引起了实践队员的关注,实践队队长王佳敏这样说道:“我们发现当地农药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这与绿色生产相违背,我们需要进一步调研并给政府提出建议。”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农民的反馈,我们青年学子要脚踏实地,成为农民的传话筒、扩音器,为绿色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考察农田 郝佳珠摄
深入基层群众,倾听村民声音
“大娘,你们知道什么是绿色农业吗?”实践队员问道。
“当然呢,我们村里经常宣传呢!”村民连连点头。
小麦田、菜园、村民家中、大街小巷……实践队员深入基层群众,聆听村民声音,反馈原始意见。实践队员针对村庄劳动力、农作物分布、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种子筛选等问题与村民展开访谈,并形成意见反馈。
据实践队员了解到,寿合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多为60左右的老人,但在国家的帮助下,村子实行老屋改造,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聘请环卫清洁村庄,改善村庄环境;在政府积极宣传下,农民对绿色农业具有初步认识,并积极绿色生产。但在绿色生产方面仍存在成本高、机械化低、农民积极性弱等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绿色农业终将实现。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村民交流 石雯娟摄
科技助农发展,生态铸就未来
高新技术让绿色农业焕发新光彩,“一走进园区,我就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农业在科技下宛如新生。”看着各种各样的科研产品,实践队员杜玉佳激动道。作物培育技术、育种技术、农机研制技术和生物农药技术齐头并进,在盐碱荒滩上培育出充满生机的绿色。分子设计育种“地适应种”到“种适应地”的转变,展现了科技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农高区不仅有传统农作物研究,还发展特色农业。在东营市利高产业园区内,实践队员了解到该园区以多肉花卉为产业,采用大棚控温和杂交育种技术,培育了各种品种的多肉植物,通过直播带货,开设网络售卖渠道,已成为当地著名的绿色农业产业。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实验种子 石雯娟摄
黄河湿心实践队,聚焦黄河三角洲地区,致力绿色生态保护,通过实践调研,座谈访谈深入了解东营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切实感受到时代浪潮下农业发展新方向,更坚信科技兴国绿色发展的正确道路。未来,黄河湿心实践队将继续前往黄河三角洲,为祖国生态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4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